1)第258章 艾陵之战_我在春秋做贵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58章艾陵之战

  正在进行的“艾陵之战”纯粹是吴国近年来对齐国用兵的一个延续,有些不同的是鲁国在去年已经跟吴国正式结盟。

  鲁国跟吴国结盟是一个历时漫长的过程,其中有鲁国越来越不喜欢晋国的因素,并且占了其中很大的理由,再来就是吴国对鲁国的威胁已经迫在眉睫。

  在三桓的脑回路中,晋国针对齐国是落井下石,再来是晋国还没有彻底从内乱中缓过气来,有吴国一再北上好几次针对齐国,旁边的邾国成了吴国的附庸,显然吴国对鲁国的威胁比较大。

  威胁足够就主动靠拢上去这种选择在鲁国身上是一种常态,前提是双方还没有正式动手,别提鲁国跟齐国难以修好这一点了。

  夫差在去年(前485年)正式出兵,经由原淮夷的地盘北上,顺便给巡视了运河的开掘工程,花了几个月的时间长驱直入到“艾陵”西面,大举建设起了营寨。

  看吴军的架势,摆明了就是准备要长期干涉,不是那种打一战就会走的趋势。

  与此同时,连续摆在齐军手里的鲁军,他们先历经了“艾陵”之败,后面又在“博”惨败了一次,抱上新大腿再由叔孙州仇带着残兵抵达“艾”休整,随后叔孙州仇亲自去拜见了夫差。

  而在吴军和鲁军会师之后的没有多久,好像也就时隔一个月,狐解和钟全所率的晋军才堪堪经由卫国抵达齐国境内。

  时间来到前484年,季节恰是临近秋季中旬。

  一再国家局势颓丧的齐国,他们要庆幸早先晏婴执政时就在修筑“长城”,并且修好了靠近泰山区域的长城段。

  齐国也修长城?他们修长城原本是为了抵御一次比一次规模更大的晋军,哪能想到会用在抵御吴军的侵犯?

  既然是晏婴执政时期修长城,说明不是为了防备智跞或赵鞅执政时期的晋国,乃是士鞅执政时的晋国。

  目前齐国修筑的“长城”规模并不怎么样,历史上真正形成规模要到田氏代齐之后了。

  后面这一条齐国长城被修得很长,北起济水南岸的平阴,东至大海沿岸的琅琊,中间还抵近泰山。

  它是从晏婴时代开始修建,抵御过晋军、鲁军、吴军,后来变成用在赵国、魏国、楚国、秦国身上,再后来到秦一统时代被拆除了个大半,没有拆除的那些则是经过岁月的冲刷不见踪影。

  “我军尚未抵达?”智瑶现在人到了‘丘舆’这个地方。

  话说,智瑶来做什么?那肯定是就近观看即将开始的“艾陵之战”呀。

  那个“我军”指的是狐解和钟全率领的晋军。他们在路上就磨磨蹭蹭,进入齐国疆域范围之后更是走走停停,瞧模样压根就是有意拖慢抵达战场的速度。

  结果是智瑶和魏驹抵达“艾陵”附近,狐解和钟全所率的晋军却是还在远方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