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1章 杨义成婚(二)_桃花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着李孝恭,他生怕还有另一张圣旨,又让他丢一次人。

  “小子,圣旨都读完了,还愣着干啥?不将我等请进去喝酒,难道你想作诗了?不妨作一首出来听听!”李孝恭嘴角泛起了一声冷笑,这是要给杨义挖坑的节奏。

  杨义心里一突,立马明白过来,特么的,挖坑也不要在这时候挖呀,自己肚子里那点墨水自己知道。现在挖坑不是让自己出糗吗?

  可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周边围观的人便开始起哄了:“做诗!做诗……”

  现场的人不泛朝中的名人大儒,他们早就听说过杨义的名声了,这小子每做一首诗,都是那么惊艳。当初在芙蓉园作的三首诗,便轰动整个芙蓉园,令当场的名人大儒趋之若鹜。

  杨义赶紧虚压双手,示意大家安静而自己却收肠刮肚。过了一刻钟,才想到了一首不那么恰当,也不怎么应景,但部分诗意相同的诗。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这首诗是宋代汪洙的《喜》,因此诗修辞优美,意思通俗易懂,且朗朗上口而闻名于世。自出现那天起,便成为天下人每逢喜事时,必用来吟诵装门面。

  “好!好……”围观的人群传出一阵阵叫好声,现场掌声欢声雷动。

  “小子,让你蒙对了!再作三首催装诗吧,否则你是娶不回三位新娘子的。让你的兄弟拿着催妆诗,帮你迎回三位新娘子,不要误了吉时!”

  李孝恭的要求并不过分,因为这是本地的风俗。去新娘子家迎亲,必须做出一首催妆诗,让新娘子快点梳妆打扮,好出门上花轿。

  这也是可以给娘家人长脸的事。

  “作诗!作诗……”周围的人唯恐天下不乱,或许他们本就想看着杨义出糗。

  杨义的冷汗都出来了,不是他不想做诗,只是他肚子的墨水……,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啊!

  “小子,要想接到新娘子,就快点做诗,否则你得让人笑话你半辈子。”李孝恭催促杨义,其实他的话半真半假,接新娘不一定要诗。

  “哈哈……”众人又是一片哄笑。

  杨义忙叫人拿来一张红纸,拿起毛笔思索着,不一会儿便动起笔来,刷刷的写下了一首,陆游奉诏写的催妆诗。这首诗非常出名,杨义在后世是读过的,但现在他只得将这首诗修改一下了。

  定襄公主贵,出嫁武侯家。

  天母亲调粉,皇兄怜赐花。

  催铺百子帐,待障七香车。

  借问妆未成,东方欲晓霞。

  “好!好……”周围的叫好声一浪高过一浪。而杨思元作为兄长,更是钦佩杨义的文采,他将纸卷起来揣入怀中,匆匆出门而去了。

  杨义又提起笔想了一会儿,在另一张红纸上又写下了一首诗。

  一床两好世间无,

  好女如何得好夫。

  高捲珠帘明点烛,

  试教菩萨看麻胡。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