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 同盟会_辛亥英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同盟会的各种准备工作是有条不紊的进行。

  当华兴会和兴中会准备联合成立同盟会之后,华兴会巨大的实力就展现出来了。孙中山的兴中会真没有几个人才。孙中山多年的助手陈少白看似名气不小,却没有几个人买他的帐。

  陈少白算是兴中会除了孙中山最出名的人物。但是除了资历,陈少白甚至还没有冯自由在日本留学生当中有威望,有人脉。在南洋地区,陈少白还算有些能力,但是在这一次华兴会和兴中会的合作,就没有陈少白什么事情。

  当然兴中会也不是太过不堪一击。因为有孙中山的名气镇着,在成立同盟会之前孙中山是火线引进了几个兴中会成员。包括马君武、何香凝、胡毅生都是火线进入兴中会的。

  因为孙中山也发现目前兴中会的问题,兴中会的人员太过单薄。和华兴会合作的时候,除了孙中山能够匹敌之外,中坚力量实在太差。所有能够独当一面的人物,都是来自华兴会,兴中会却拿不出来。所以孙中山临时拉入一些名气不小的会员,大家是明白的。

  至于后世孙中山的左膀右臂廖仲恺和胡汉民现在却都没有进入兴中会。

  这次成立同盟会的时候,华兴会的骨干是极其的活跃,不是一般的活跃。

  黄兴不用说,是可以和孙中山齐名的人物。

  华兴会的重要人物章士钊,今年才二十四岁,是真正的少年天才。名气之大,全国学界无人不识不人不晓。不比死在狱中的邹容的名气差。

  他二十一岁的时候考入了南京的江南陆师学堂并一跃成为其学生领袖。

  他二十二岁的时候,成为了当时号称是反满第一报的《苏报》主笔。作为湖南人,他在江浙学界交游广阔、名气甚大。在华兴会的长沙起义失败逃亡日本之后,对于孙中山和黄兴的合作起了非常大的作用。他在孙中山和黄兴之间就做起了桥梁。

  可惜章士钊就是一个怪人。他促成了孙中山和黄兴的合作,自己却不愿意加入同盟会。以至于孙中山竟如此抱怨:“吾革命所以不成,都是因君不肯帮助!”

  这是章士钊。

  再说说华兴会另一个重要人物宋教仁。宋教仁也年轻,今年才二十三岁。却是华兴会的副会长,在此次合作当中也是功劳颇多。孙中山每次和黄兴谈合作的时候,宋教仁都会在场。

  同盟会还没有成立,宋教仁几乎就是以同盟会第三把手的形象出现在大家的视线当中。

  另外一个要说的就当属陈天华了。

  陈天华的《猛回头》、《警世钟》给他带来了数不清的光环。就连孙中山对于陈天华也是如雷贯耳,以至于孙中山见到黄兴的时候问的最多的华兴会成员除了章士钊就是陈天华了。

  这些都是华兴会的高层。

  而刘道一和仇亮两个人在东京留学生当中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