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5章第一日(二)_抗日玫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55章第一日(二)

  董公卿很清楚,这是日军的第一天进攻,任何一个玫瑰兵团的人现在都明白。第二师坚持的时间决定玫瑰兵团这一次的保卫战是否能胜利的问题。

  他在思索,第七团只有四千人,其中很多士兵是大战前临时补充的,战斗力和战斗意志都不是最强的,面前虽然只有一个旅团的进攻,可是这是日军的精锐部队。不是二流的辎重兵。战斗力是很强的,汤家汇阵地不是苏仙石阵地,这里的防御阵地并不好,就是这里的地形不是险要,日军有迂回的道路。

  想到迂回的道路,董公卿的眼睛一亮。董公卿想起司令说过的,战场上的机会是均等的,在开战前的**和战术运用是一样的,差异只是指挥官的水平和才能,如果是势均力敌的两个人,战术上的差距就会小,那么比拼的就是其他因素。比如军队数量,兵员质量,装备的好坏,后勤是否充足,但是这些因素每一个单项都是决定成败的关键,但是又不是必然,因为战场上的一切都是变化的,每一样都在不断的变化中,这就是所谓的战机,一个敏锐的指挥员就是在这样的变化中不断的扑捉战机。只有抓住机会,打击在对手的薄弱环节,改变战场态势,才能够取得胜利。先期的优势是不能保证战斗到最后一定是胜利。

  这些理论董公卿都详细的研究过。也深刻的理解领会过,今天想到司令说的机会均等,马上想起来既然有道路可以迂回进攻,与其自己分兵把守,干什么一定是日军迂回进攻,第七团不是也可以迂回进攻吗?司令不是说过,在不可能的情况下,把它变成可能此为出奇制胜。战场忌讳的是死板僵硬的指挥。

  再一次的仔细研究了汤家汇周围的地形,董公卿有了计较。立即找来了第四连长章太炎,这是一个老连长了,没有什么文化,人也不贪恋权势,只是精心的管理好自己的一个连。这一次部队扩充,考虑到他年纪大了,想把他调到后勤部门,可是他坚决的不干,认为自己只有四十多岁,在没有打败鬼子的时候是不会离开战斗部队的,他也不放心四连的这些士兵,因为这个四连里有一半的新兵。对这样一个特殊的人物,在部队当中四十七岁的连长,可是个新闻,整编军官报告报到蓝玫瑰这里的时候,蓝玫瑰也注意到这个人。

  找到董公卿询问的时候,董公卿还以为蓝玫瑰不满意呢,因为玫瑰兵团的军官普遍年轻化,大批的年纪大的士兵不是退役就是转入后勤。董公卿是知道章太炎的能力的,当一个营长是绰绰有余的。就是当一个团长也勉强胜任,为难的说道:“司令,章太炎只是不想当官,他的才能是有的,再说他在打败鬼子以前不想离开战斗部队,你看是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