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98章毁誉(四)_抗日玫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98章毁誉(四)

  一连十天过去了,蓝玫瑰还是毫无消息,江北战场上的变化,让嘎尔迪吃惊的同时高兴万分。华夏军除了山东战场以外,其它方向全面退兵。这些地区只有宿州是强行攻占的,其它地方都是华夏军主动撤出,蒙古占领这些地方。本来这些地方也是被华夏军刚刚占领,随后又放弃。嘎尔迪想用大屠杀战略威慑这些地区的汉人,可是见机快的这些地方乡绅和员外,都主动联系蒙古军开城投降,让嘎尔迪找不到大屠杀的理由。

  不知道忽必烈是怎么知道消息的,竟然下圣旨让嘎尔迪不要搞大屠杀,以免激起汉人的全面反抗,不利于今后的统治。同时大元朝的财政困难,如果把人杀光吓跑,占领这些地方有什么用?

  虽然嘎尔迪这个皇爷爷辈的亲王,不是如何怕忽必烈,但是也不能硬抗皇命。忽必烈已然很难听去别人的话,这一次病好之后,身体日渐强壮,有南妃的悉心照料,精神也好了很多,渐渐的不再用金真太子掌权,开始加大征收赋税,支撑黄河以南作战,被太子改变的政策,又恢复到以前的样子,这让已经身体不好的金真太子一病不起。在新春的时候,反对忽必烈为南妃大肆庆祝,两个人大吵了一顿,金真一气之下病倒,在二月份的时候终于死去。

  不管如何吵架,忽必烈还是非常重视这个儿子的。金真的死,对忽必烈的打击很大,一连多日未上朝,更加宠爱这个南妃,几乎形影不离。皇后也毫无办法,南宫蕊会来事,又能哄忽必烈高兴,不只是忽必烈宠着她,很多朝中的汉臣,也有一部分蒙古大臣支持这个南妃,这让那些反对加派赋税的大臣一筹莫展。

  接到这样的圣旨,嘎尔迪也只好下令各路元帅不用搞大屠杀,但是为了解决财政危机,缓解军队粮饷不足,大肆的对占领区进行收刮,特别是有钱人,几乎全都不放过,能榨出多少算多少。

  很快蒙古军发现了这个方法有效,开始放过平民,向有钱的地主和士林人士下手,把没收的土地再卖出去。有钱人都被杀掉抢光,哪来的人买地,老百姓又没钱,大片的土地荒芜。蒙古方面一面敛财,一面征兵扩军,补充部队的损失。虽然这次抵抗华夏军进攻损失巨大,但是毕竟成功的打退了华夏军的进攻,保住了黄河以北的地方。

  嘎尔迪得到了奖赏,对于这些嘎尔迪这样的人并不高兴。宿州战役并不是胜利,丢掉徐州和大部分山东,怎么能算是胜利?何况最后清点,七十四万大军只剩下四十万,损失三十四万军队。

  对于华夏军退兵,嘎尔迪不认为是蒙古军胜利。但他没弄明白为什么蓝玫瑰要退兵,几天之后,嘎尔迪终于知道了为什么。从江南传回的情报和根据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