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26章 南圻之乱_回到清朝做盐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体化是有可能的。

  这种文化就是以华夏的儒家思想核心。这种思想中的孝、仁以及忠义,都对巩固宗主国的地位有很大的作用。

  当然了,在文化一体化之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语言和文字的推广。

  因为文化的传播需要依赖文字和语言,是以文字和语言为载体的。

  所以董书恒要求大华夏圈的藩属国要以汉字以及汉语为官方的语言,至少也要是官方语言之一。

  作为文化一体化的重要举措之一,董书恒准备在五年之内,在所有的藩属国援建五十座儒学书院,以此作为传播文化的基地。

  军事上一体化,董书恒没有做一刀切。

  对于其中一部分势力较弱的内附藩属国,这其中主要是南洋的那些华人小国。

  复兴军可以直接派兵提供保护。但是他们要承担一部分的军费。

  还有一些原本就有自己的武装力量的藩属国。

  这些国家原本的军事实力就不是太弱,正常情况下是有保护自己安全的实力的。

  这样的国家可以选择与复兴军签署一个军事同盟互助条约。

  在受到别的大国入侵的时候,复兴军有帮助他们的义务。

  同样的,在复兴军要对外用兵的时候,他们也有出兵的义务。

  当然不是这样的简单,这其中还包括军事装备的出售,如何一起对外用兵等一系列的问题。

  最后所有南洋以及中南半岛的藩属国,在金边集中召开了一次大会。

  在会议上,董书恒公开对外公开宣布了这个结果。

  暹罗、安南也都跟复兴军签署了条约。

  实际上之前也有类似的约定。但是这次,董书恒相当于是正式确立并且对外公示了这一关系。

  大会开好之后,与会各国以及各大家族的代表都回到自己的地盘。

  董书恒则投入前线司令部的建设之中。

  彭玉麟送来的第一批军队已经到位。他本人也来到金边,对于这次可能爆发的战争,彭玉麟也将参加。

  复兴三年十月二十日。复兴军在金边展开了一次大规模军事演习。暹罗、兰芳、安南等本地大国都派兵参加,虽然他们只是象征性地派出了一些兵力。

  但是这让这次演习收获了很多的关注。尤其是在一旁的暹罗,那里生活着很多西夷之人。

  在弗兰西人大举北上的时候,复兴军做出这样的安排警告的意味非常的明显。

  但是弗兰西人似乎对此并不在意。

  五天后,弗兰西远东舰队到达了澜沧江的河口地区。

  在此之前南祈地区就已经爆发了大规模的暴动。那些教民在当地教堂的唆使下攻击安南的官府,公然造反。

  安南自然是派兵镇压,南圻地区本来就是安南最不稳定的地区,同时也是安南王国控制力最薄弱的地区。

  安南刚刚对权臣势力进行了清洗,大量权臣的余党给清除掉,尤以南圻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