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5章 南洋攻略_回到清朝做盐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道,“我身后这几个是这次进入水利学院的学生,他们几个基础都已经很好,所以我这次带着出来历练一下。

  “在下杜辉,苏州人士。”为首的一个大龄青年首先站出来自我介绍道。

  后面的几人也都做了自我介绍……

  董书恒一一和各位握手问好。这些学子能够被西园先生带出来,显然是作为接班人培养的。

  “西园先生,几天前传来消息,黄河河南段又决堤了,加上现在兵荒马乱,这次水灾必然造成大量流民。我准备尽收河南百万流民,来完成我们这次“一纵三横”水利工程。一纵就是海堤工程,重新修缮范公堤,尤其是在各条河流的入海口修建水闸,避免海水倒灌的事情再发生。三横是治理淮河、黄河(现在的黄河还没有改道,还是从江苏入海),新建一条苏北灌溉总渠,联通洪泽湖与大海,解决洪泽湖水患,增加一块新的灌溉区。”

  听了董书恒的简单介绍,冯道利的眼中满是憧憬,这几条方案他已经在脑中过了无数遍,甚至多此实地进行了测量。

  “西园先生,人和钱您都不用担心。刘叔,公司那边要成立一个苏北水利工程总项目组,后面半年公司的资金要先紧着水利工程,各处农场仓库的储备粮要陆续调运道工地。这次工程要实行分段施工,分段管理,个别的工程可以分包给当地的一些大族来做,但是一定要做好工程质量的验收工作。存训,等会儿传令徐州的协响办还有驻军做好流民的接收中转工作,所有进入苏北的流民都要经过集中检疫隔离消毒,传令各地要做好防疫工作……”董书恒嘟嘟嘟说了一大堆。

  西园先生是个雷厉风行的人,他是这次工程的总负责人,晚上还要加班带着学生们做分段规划。淮海公司只是帮助他们打下手,做好后勤工作。董书恒安排好之后就回去休息了,明天早上,他还要早起去海门。

  第二天一早,董书恒收拾好行装向海门方向打马而去。

  海门港与上海隔江相望,往来方便。在董书恒的规划中,这里是江北地区对接东南,琉球、南洋的海上门户。

  北面的海州港主要是作为军港以及与朝鲜日本的交易港口。当然以后在山东站稳之后,董书恒会把军港移到胶州湾。

  海门港与海州港一南一北,构成江北地区的对外商贸窗口。

  海门港在原有的渔港基础上扩建而成。原来靠近渔港只有一个围绕鱼市聚集而成的小集镇。而现在围绕着港口一座新的港城正在形成,各色各样商行、客栈、酒楼拔地而起。

  码头上全是忙碌的码头工人,新城有一个警察局负责港口新城的治安。穿着藏青色制服的警察,背着老式的来复枪在港口巡逻,看着他们整齐的队列就知道不好惹。

  现在警察总署在各地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