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84章 准备工作_回到清朝做盐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族生存。

  所以他们成立国家之后依然保持了原本的模式。

  那些所谓的共和国,就是几个家族共同掌权。

  那些成立王国的就是当地有一个一家独大的家族。

  在本土,董书恒自然不会允许这样能够掌握国家命运的大家族出现。

  当然了,除了他自己之外。

  但是在南洋地区,以及那些新开拓的领地,却需要依靠这些大家族来代为管理。

  因为一个政府是没办管理好那么大的地方。

  这与科技以及人的管理能力有关。

  因为领土大了不是一加一等于二这样简单的叠加。

  版图大了,意味着人口、种族、都在增加。

  因为地理隔阂以及风俗习惯带来的管理难度也在增加。

  现在复兴军的高层对董书恒的决策有些不解,他们认为董书恒是在有意地削弱复兴军的实力。

  因为董书恒授意阿米利亚地区独立在复兴军之外。

  而复兴军为那里华人的独立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现在怎么能够放手不管了呢?

  有人可能还在想着去收获回报呢?

  董书恒也害怕这种情况发生。本土的势力,对新开拓地肆意地倾轧,导致新开拓地发展受到阻碍。

  最后与本土反目成仇。

  就像当初的西班牙殖民的一样。

  那些殖民地都是西班牙王国建立起来的。

  最后却是将母国当做了仇敌,双方打的不可开交。

  甚至是发生了仇杀。

  以至于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南阿米利亚的西班牙裔国家的人口减少了一半。

  经过了东华的几次战争之后,当地的白人人口更是直接倒退了一百多年。

  虽然,董书恒总是跟他们强调他所追求的是拓展华人的生存空间。

  而不是要复兴军一统寰宇。

  但是正常人的观念之中,当权者所追求的就是权力的最大化。

  谁又会嫌弃自己的权力太大呢?

  只有董书恒知道,权力越大并不意味着能力就越大。

  任何事物膨胀到一定的体量就要走向衰落。

  这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董书恒觉得现在的复兴军的体量过于庞大。

  已经超过了自己手下这个管理团队的能力范围。

  复兴军的管理效率在此时已经算是比较高的。但是缺少必要的科技手段支撑。

  原始的管理方式终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董书恒相信如果继续将那些海外领地纳入到中央的管辖之中,肯定会出现乱子。

  他的想法是这样的,东华那边一直是有自己的中枢。现在让其完全分离出去。董书恒是希望东华帝国承担华人在整个阿米利亚地区扩张称霸的责任。

  加华现在也渐渐从复兴军体系分离出去。其中枢机构基本上已经形成。

  董书恒将刘清南调过去,就是因为刘清南有决断。

  不需要什么事情都要向他请示。

  当出现了重大的突发情况的时候,加华能够做出迅速的反应。

  另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