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五十六章 红莲仙殿_吞噬苍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幽州边地多烽燧,为的便是示警传讯。

  但实际上若是敌军锋锐难当、势如破竹或者说根本不在意对方是否提前作出布置,烽燧又往往可能会变得有些鸡肋。

  毕竟,一燧八人,难当大军。

  像一年多前秦军攻楚,兵锋所指,侵略如火。那些烽燧,或根本来不及燃起狼烟,直接被秦军如潮水般湮没,或就算燃起狼烟也毫无用处,因为秦军行兵如风,狼烟根本无法为城池守军争取到太多时间。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有时候两国交战,快同样能起到奇效。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那些烽燧就百无一用、就可以尽数拆除。

  守御,本身就是体系化的,不可能面面俱到,但却能被完善。烽燧,起的便是补缺的作用。看起来无用,那便是最大的作用,因为敌军找不到破绽来正面直面解决这一环,而只能选择从其他的方面迂回避开。

  而且,像烽燧这样的布置,从来都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有些时候它们所能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

  是以,镇守烽燧的燕地楚军从来不会觉得这事是吃力不讨好,总会认认真真地去完成交托到他们手上的任务。

  实际上,不仅仅是烽燧镇军,燕地其他军队里的士兵,哪怕再普通的一个,几乎都有一种信念——我其实很重要,也许我多出一份力,就能改变整个战局。

  正是这样的自信,让燕王江暮玦麾下的军队位居整个楚国战力顶尖。

  很多人都很奇怪,为何燕地的军风竟是如此,也有不少朝廷的武官向江暮玦询问过此事,求取治军之道。

  而江暮玦的回答往往是这样的:“治军严谨自然是一方面。还有很大的原因就是我运气好,受了些前人遗泽。至于更多的,却是在我朝有些忌讳,不能再说了。”

  这样的回答显然很含糊,但有些聪慧之人还是觉察到了一些东西。

  军兵自百姓而出,军风起于民风。

  燕地军队如此,自然是因为民风如此,从来同仇敌忾。

  而江暮玦之所以说这是受了前人遗泽,是因为他很清楚,燕地百姓的同仇敌忾起于前朝燕末帝陆忘情,而他不过是将之延续罢了。

  当然,虽有承自陆忘情的遗泽,但他留下的遗患也是有的。或者说这两者本就已经交缠在一起。

  像那些经历两朝的老军,他们平常的态度往往要消沉一些,就是因为陆忘情或者说他缔造的燕军在他们心中留下的烙印太深,他们中几乎每一个都会怀念陆忘情、怀念曾经的燕国,因而他们大多缺少热情。但缺少热情并不代表那些老军作战消极,他们往往深谙军人士兵的职责,恪守命令,在战场之上仍然有着难以取代的战力。这看起来似乎很矛盾,但现实确实是这样。

  心虽已死,但信仰,还在延续。

  青岭关前某座烽燧中的徐绍便是这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