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二十四章 与昆汀的不同_好莱坞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是在众多小高潮的铺垫之后,最后高潮戏不但要杀掉希特勒,还要对他疯狂鞭尸,让观众畅快淋漓的发泄。

  如果换成其他的角色,这样做无疑会冒极大的风险,但希特勒的话一点问题都没有,反纳粹反希特勒那可是完完全全的政治正确,比所谓的黑人政治正确还要正确一百倍。

  在几十年构建出的社会政治舆论环境下,替阿道夫-希特勒洗白才是蠢货。

  最近的这段时间里,墨菲都在进一步打磨《无耻混蛋》的剧本,每个导演都有自己的思路,昆汀-塔伦蒂诺讲故事的方式,肯定不适合他。

  比如在影片的很多过渡情节当中,昆汀-塔伦蒂诺喜欢使用大量偏离影片主题的对白,而墨菲向来不喜欢在影片里面啰嗦,会利用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尽可能的为影片营造令人无法呼吸的紧张节奏。

  这不是说昆汀-塔伦蒂诺的拍摄制作方式不好,而是每个导演都会有自己的风格,但凡成名的导演,都会形成独属于自己的一些风格,就连公认的拍摄制作最模式化的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也不例外。

  在已经完成的剧本当中,墨菲没有使用好莱坞惯用的招式去营造紧张的氛围,但考虑到观众的生理反应,还是会适当的去尝试一些小套路。

  例如剧本中制造紧张的气氛就是要给影片的观众施加压力,而唯一能让观众备受心理和身体双重煎熬的就是时间,这里墨菲就需要一些策略,确定整个场景的时长,以及如何在整个场景收放自如的展现紧张的节奏。

  换句话说,就是在电影拍摄中,应该巧妙的把握戏剧、气氛和节奏张力,张弛有度,观众很难预料哪一秒会有高潮发生。

  还有体现人物或者其他背景的场景。

  看过昆汀-塔伦蒂诺影片的人,一定会对这方面有印象,当电影情节需要解释一个人或者一件重要道具的背景时,这个痞子导演往往会使用一些简单粗暴的方式,最为典型的就是在影片中直接插入一段旁白和相应的画面。

  但墨菲从来都没有使用过这种手法,也不打算以后使用。

  当然,这只是个人兴趣使然,谁也不能否认这种方式的合理运用。

  很多时候,背景故事相当复杂,以致于若以真实场景呈现,将耗费太长的时间。

  因此,旁白叙述常在第一幕里被使用,以交代背景故事,使观众能赶上故事的进度,有些编剧不喜欢使用旁白,认为那是懒人说故事的方法。

  这个想法通常是对的,因为在一些说明性的画面上使用旁白,几乎已经变成了喜剧第一幕的标准模式,是显得相当公式化的开场。

  尽管如此,以为这种写法否定了整个剧本的价值也是不对的,当这种做法被正确的运用时,以旁白叙述带出背景故事不但能引导观众,还能以活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