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一章:春风正好入金华_聊斋:我有一幅万妖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定一定,我以后一定会多来看你们。”

  梦霞连忙点头,而后直接化为了原形:“姨父,表弟,我走了,你们不用送了。”

  看着眨眼之间就消失在远处的青色狐狸,周腾和周父重新回到了内院。

  “过两天就是乡试了,你准备好了吗?”

  “老爹你放心吧,我绝对没问题的,而且我今年才十七岁,就算考不中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三年后再考就是了。”

  科举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很多读书人一辈子都难以考中举人,甚至有不少人一辈子都考不中秀才。

  如果说四五十岁考中秀才是一件并不值得称道的事情,但是即使是四五十岁才考中举人,却也是一件值得欢喜的事情。

  比如《范进中举》里面的范进,他就是四五十岁才中举的,但是地位依旧不低,最终甚至还成为了朝廷的大员。

  而如果能在十几岁考中举人,这在古代就属于天才的级别。

  二十多岁考中举人也完全不差,三十多岁考中举人依旧是优秀人才,即使四五十岁才考中举人,照样未来可期,至少能福泽后代,让子孙衣食无忧。

  而周腾考不中举人的概率很小,因为他已经不算是凡人了。

  一般而言,只要能将科举所考的那些书都背过,然后再有名师指点,考上举人不是特别难的事情。

  难就难在要把这些书背过,同时拥有名师指点。

  而这两点对于周腾来说都不是难事。

  他早就将相应的书籍背过了,名师也有周父早就给他画好了提纲,由周父猜题进行作答,他将答案都记了下来。

  在这种情况下要是还考不中,那恐怕就是有什么黑幕了。

  “这一次考点设立在金华城。”

  “为什么不是长安城?”

  长安城乃是长安府中心,长安府又是西岭郡中心,所以按理来说,乡试的考点应该设立在长安城才对。

  到时候整个西岭郡的考生都会集中在考点参加科举考试。

  大顺朝借鉴了前朝的制度,科举考试分别分为童试、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童试通过就是童生,不算正经功名,只是一个称号。

  院试通过就是秀才,算是真正跨入了科举第一步。

  乡试通过就是举人,正式迈入统治阶级。

  会试通过就是贡士,也就是未排名的进士。

  所有的贡士都要参加殿试,而且不会有落榜之说,只是会由皇帝对参加殿试的贡士进行排名,从而分出三甲进士。

  三年前周腾就已经通过了院试,成为了秀才。

  如今参加乡试,倒是非常合适。

  “老晋王去世,没有立下世子,现在长安城之中已经乱了,不适合设立考点。”

  “金华府虽然在长安府的旁边,但是路程却远了不少,恐怕得提前去了。”

  “为父就是这个意思,你赶紧准备一下,明天就出发。”

  “好的。”

  ……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