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一十五章 如果那是你_穿越之茶言观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文人骨子里的傲气和骨气终会让他们不屑。但朱权在诸皇子中也是出类拔萃的,自小慧心天悟、好学博古,诸书无所不窥,颇有才华;且机警多能,禀赋特异,甚得先皇的钟爱,称他“积有大志”;而且在大宁期间,年幼的他不但在清理元蒙残余势力上大显才能,而且能俭约制国,辟圃种树,广令卫士疆理荒野,艺植土物之宜,使国用饶裕,大宁经济在他治下渐渐繁荣富饶,很得先皇的赏识。

  所以这些名士们从心底里尊敬这个年仅二十五岁的王爷,甚至希望南昌在他的治理之下能更昌盛。

  见过礼后,大家重又坐定。朱权抬眼打量了一下四周景象,心中赞叹,看向刘青的眼光又有不同。

  因正值春天,归园便把茶席布置在了这四面临水的远阔舫上。这舫是古园林中的一种建筑,用石头砌在水面上,如水面行舟,又称“不系舟”,表达人们“舒适而遨游,宛如不系之舟”的旷达。一般为两层,下实上虚,上层状似楼阁,四面开窗以便远眺。

  坐在舫中,四面皆水,隔池与两岸相望,池水清澈广阔,面上有小荷才露尖尖角。远处林荫匝地,近前藤萝粉披,岸边乱石野趣。山石、古木、绿竹、花卉,构成了一幅幽远宁静的画面,给人以闲适、旷远、雅逸之感。

  见朱权坐定,李义随便退去,吩咐表演开始。首先从舫头出来的是说书先生,说的自是《三国演义》。

  朱权自懂事起便在争权夺利中度过,这《三国演义》中各种计谋正合他意,聚精会神地听完一回,仍意犹未尽,又招来说书人,问了好一阵。说书人就靠这个吃饭,哪里肯讲得太多,每讲到关键处,就说:“这后事如何,王爷只要来听上一听,就能知道。现在这样粗略的讲,显不出精彩处来。”待朱权说请他到宁王府说书时,那说书人又陪笑道:“王爷,一人独乐不如与众乐乐,在座的各位名士,一定也希望能有幸跟王爷在茶居里一同听讲。”

  朱元璋贫苦出身,最爱百姓,痛恨欺行霸市的行径,对子孙管束甚严,朱权自小受的这种教育让他从未做过强取豪夺的事。说书人的拒绝让他无可奈何,他挥挥手让说书人离开,不过心终不甘,又把主意打到这茶居的东家——刘青同志身上。

  刘青看他诱惑说书人不成,转过头来用眼睛猛看着她,哪里不明白他的意思,笑着:“你每日来这茶居喝喝茶,听听书,不也惬意?顺便也能照顾照顾这茶居的生意不是?”

  “哼,你以为本王真歇着没事干了?虽无力于国治,好歹还有这块封地,本王必会让这地方强盛兴旺的。”朱权虽说得旷达,眼中却闪过一抹黯然。

  刘青看在眼里,心中微叹,点头道:“好,等会儿让掌柜把《三国演义》的话本给你,自己慢慢看总比说书人只说一遍要强。”

  大家正谈论间,忽闻一阵空灵的音乐从水面上传来,古筝的绝响,带着清灵灵的水声,舒缓潺潺,纤尘不染,直抵人心。抬头望去,只见一叶小舟从侧岸缓缓驶来。船上两位姑娘,白衣飘飘,一坐一站,在淼淼碧波上拂水分茶,蹁跹而来。此情此景,美得让人沉醉,让人想把名利功爵都抛诸脑后,宁愿一生就这样徜徉在青山绿水间,朝迎旭日,晚来听雨,闲品清茶。

  小舟渐近,到了舫下,二女端着茶盘,款款而来。经过楼下隔间,自有丫环另端了刚沏的茶水,跟在后面,让其一一将茶敬予客人,方又登舟而去。

  “这场表演,定为你所设!”良久,朱权方转过头来,看着刘青,“对否?”未等刘青说话,他又轻声道:“看着方才之景,我一直在想,如果舟中之人是你,那又是怎样一幅景象?”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