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零五章 晓以大义_红星照我去战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郭勋祺,字翼之,外号熊猫。他出身微寒,少年从军,1912年就参加了入藏新兵,随军西征。入藏征战数年,于1915年返回蜀都在潘文华部历任排、连、营、团长。1921年随潘投刘湘部,潘任第四师师长,他任第七旅旅长。

  投靠了刘湘后,郭勋祺战功卓著,指挥得力,很受刘湘的赏识,因此很快就被提升为副师长。

  刘湘知道他善打硬仗,又同情工农党,和工农党的高层刘伯成又有交情,故派他前来阻击红军入川,令其只要红军不进川省,便会“相机行事”。

  谁也没想到郭勋祺一遇到红军就打得如此惨烈,最后刘湘倚为干城的模范师还被红军全歼了,刘湘不得不感叹实在是造化弄人啊。

  28日晚上,作为郭勋祺老友的刘总请他吃饭,张城也前来作陪。

  席间,大家真诚相待,使他逐渐消除了戒心,尤其说起战斗指挥,众人都是极为知兵之人,当真是相谈甚欢。

  最后张城更是趁着出去解手的机会,拉着郭勋祺来到外面,低声地对郭勋祺说道:“现在日寇已经占领东北乃至长城内外外的广大领土,关外几千万的民众沦为日寇的奴隶。这是每一个中国军人的耻辱。而红军是绝没有在川省逗留的心思的。

  红军的最终目的是北上抗日,在北方地区建立广泛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红军并不希望一直打内战,打内战就是消耗中国军队的元气,对未来的抗日大局极为不利,希望郭师长能向刘湘传达我军的意愿,你也能在国难当头之际,挺身而出,实现作为一个中国军人的最大价值。”

  郭勋祺听了之后大受感动,对张城消灭他的部队的怨恨也消失得当然无综,并再三允诺一定会反对内战,积极抗日。

  后来,郭勋祺的行动也实现了今晚的承诺,为中国的抗日战争以及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小的功勋。

  29日上午,红军就依照承诺痛快地释放了郭勋祺及部下6000余人。

  郭勋祺回到川中见到刘湘后,果不其然受到刘湘的一顿臭骂,本想将他撤职查办。

  但郭勋祺将张城席间说的话向刘湘复述了一遍后,又看他带回了一大半人马,也就顺势从轻处理了郭勋祺,只是从副师长降为旅长,但部队的指挥权并未被剥夺,令其戴罪立功。

  与此同时,在红军都在欢庆胜利的时刻,统帅只享受片刻的喜悦,并没有被一时的胜利所沉。

  统帅清醒地认识到,川军郭勋祺部的被歼,只是缓解红军一时的紧张局势而已,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红军四面被包围的严峻局势。

  自从第五次反“围剿”开始一直到转移到川省,常凯申仿佛开挂了一般,一手追击红军,一手解决军阀,无论是红军还是各地军阀,都一直处在被常凯申的深刻算计之中,处处行动被制约,每走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牺牲,战略转移的意图迟迟无法达成,一路败退。

  转进西南之后,远离了常凯申的统治核心,形势虽然有所好转,但仍未从根本上解决红军被动的局面。

  常凯申还是很容易从从红军的动向间马上捕捉到红军的行动意图。

  这次北渡长江进入川西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原本是一个比较周全的计划,两军一旦成功会师,革命的被动局面将大大好转。

  然而,计划才刚开始实施,战略意图就已经彻底被常凯申看穿,再加之红军部队的行动缺乏突然性,使得常凯申早有准备,利用战略资源的巨大优势,步步领先于红军。

  看来,红军要实现原定北渡长江和四方面军的计划,当真是困难重重啊!

  统帅深感现在唯一改变局面的办法是我们主动出击,不能被动地被敌人牵着鼻子走。要实现这个目的,必须是出奇兵,必须让常凯申无迹可循。

  统帅忽然想到,既然常凯申已经得知红军北渡长江的计划,何不来个将计就计?

  红军继续摆出北渡长江的姿态,吸引敌人的注意力。但可在中途适当改道,暗渡陈仓,回师黔北,杀他一个回马枪。

  统帅的思路渐渐清晰了,一个被统帅引为毕生杰作的计划逐渐成型。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