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零四章:李世民的小心思_大唐第一闲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价的一半购买一匹布,干上一年便可以保证家中人人年年有新衣穿。

  一个人算下来一年就是一千八百钱,因为规模扩张太迅速,人工出现了不足,所以现在皇庄内几乎人人都在织坊工作,就算是孩童,也能每天拿到三钱的工钱,一家人按照五口人来计算,两个大人一年的收入就是三千六百钱,三个孩童一年三千二百四十钱。

  一个五口之家,在织坊干上一年,净收入为六千八百四十钱,他们不用担心家中的吃穿,这些工坊都负责了,人有了钱总是要想着改变家中生活的,难不成这些钱全部都留着?

  这些钱就这么放在家中,恐怕他们也并不会放心,加上万民布店已有千万钱无处安置,所以我便想到了钱庄这个东西。

  布庄既然能在一年内让数千家庭拥有六千多钱的净存款,那么其他方面为什么不行呢?

  一个布庄和工坊对朝廷来说不痛不痒的,可若是大唐有一千个,一万个这样的工坊呢?若工坊生意保持现状,那么一年给朝廷缴纳的商税将会是一千三百余万钱!”

  士农工商,几千年来形成的老观念,李元景也没指望一两天就改变李世民的认知。

  但至少在自己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他不要听信其他人的谗言来捣乱就行了。

  至于赚钱,虽然作为赵王自己的确是穷了点,但再怎么穷,身为赵王的自己也总不能饿死吧?

  至少还有食邑作为保底,之所以这么做,李元景的目的只是为了希望能让自己过的更舒坦一些,过的更现代化一些。

  一个现代人就这么去了古代,要什么没什么,到处都是落后的局面,反正李元景是无法适应。

  李世民则在认真的思考着李元景的这一段话,他倒是没有想到,皇庄现在竟然会这么富,一年六千多钱看似不多,但普通百姓能拿出来一两千钱的绝对不多,不然也不会出现灾年饿死那么多人的现象。

  李元景他们赚了大钱,百姓也跟着赚了小钱,百姓有了钱,自然要花出去,花出去等于刺激了其他产业,如此循环几次,钱不就多了起来吗?

  就算不花,若是把这些钱存入钱庄,钱庄用来放贷或者自己投资,所产生的利益恐怕将会是无上限的,加上皇室这个背景,钱庄投资的,必定会是垄断性的项目,赚钱是必然的。

  “钱庄可以搞,不过朕要四成,你两成,其他的朕来安排,资金方面按比例兑付,具体的操作交给你,但是有一点,钱庄的商税为十税一,另外就是工坊,也可以继续搞,但是有一点,所招募的工人必须身份清白,商品也必须卖给身份清白者。”李世民想了想,说道。

  李元景笑了笑,李世民的目的已经不言而喻了。

  这是要把那些隐户给逼出来,继续成为隐户的话,非但没有机会进入各个工坊进行工作,也无法低价购买这些商品。

  现在只有一个布店还看不出什么,可若是所有日常消费皆是如此呢?

  到时候等待着他们的只有两个结果,要么主动登记身份,要么咬牙接受二道贩子的高价商品,但这样一来,划不划算就又是另外一道算术题了。

  至于农民要耕地,没时间去打工,完全多虑了,随着高炉的出现,随着农具的改革,堆肥法的出现,这几个东西加起来,所导致的结果就是,耕种效率大大的提高,产量也会紧随着提高,以往需要经常守在地头劳作的农民,现在可以有时间去干一些别的了。

  再不济还可以执行雨露均沾的战术,每人只上半天班,留出半天给他们耕种,一切为了提高就业率嘛。

  不过李元景想不到的是,李世民此举,还有釜底抽薪的作用,隐户才是世家积累财富的根源所在。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