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一零六章 衙役刘三爷_崇祯七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跟他说话的时候,佝偻着个腰,脸上带着讨好的笑。谁地位高谁地位低,一目了然。周围进城的百姓也是自觉的绕开那里,偶尔目光落在他身上,也满满的都是敬畏。

  虽然在后世那许多古装剧中,县城的衙役们通常扮演的都是路人外加出丑的角色,但是实际上,他们权力非常大,在当地的地位也很是显赫。

  不算那些民壮,正儿八经的衙役,也就是几十人。一个县人口有多少?大明朝安安稳稳的发展了这几百年,人口早已经是比建国之时翻了几番,一般县城,少的万把人,多的四五万也是有的。

  就靠着这么点儿人根本是管不过来的。所以基本上每个衙役都有帮闲,帮闲人数不等,多的有十几二十人,就算是少的,也有七八个。这些帮闲的来源,基本上就是街面上的地痞流氓,他们在百姓面前凶狠如虎狼,但是面对衙役这种官府中人——尽管是最低级,食物链最底端的官府中人——却是怕得要死。

  每个衙役都划分了负责的地盘儿,平日里就有帮闲孝敬着,帮闲的收入,则是来源于对百姓和商家的讹诈。而他们背后站着衙役这种在小民眼中等同于官府的存在,更是无人敢于得罪。

  他们倒也不是全然祸害,一旦出了什么命案,这些地头蛇立刻就知道是谁犯的事儿,总会交出个人来交代就是。而外地的流窜犯一旦逃到了此处,更是根本无立足之地。

  像是军户,匠户一样,明朝的衙役也是世袭的,但是由于有种种无法宣诸于口的灰色收入,这些衙役们的日子过得比匠户匠户不知道好了几千几万倍。

  崇祯七年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