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斯时何时?战乱之时! 一四零 古典狙击_崇祯七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己造的。

  然后他左手拿起了自己的弓。

  那是一把大弓,比一般的弓要大两倍还多,几乎有一人高,不是常见的复合弓,制作工艺也颇为简单,但是弓臂却足有成年汉子手腕粗细,一看便知道威力无穷。

  按理说射箭须得脚踏实地,双脚站稳才能稳稳的借住力,但是侯景并不在乎。他两膀子不知道有多少斤的气力,整个镇羌堡数百军汉,论起开硬弓,举石锁,无一人是他的对手。

  他单膝跪在一个垛口后面,腰略略往后仰,他将弓握在左手,右手取箭,用大拇指从指间算起的第一个关节和食指第三个关节夹住了箭尾前方大约半寸到七分之处,食指和拇指成交叉状,把弦扣卡在弓弦上,箭尾则是搁置于虎口的位置。

  箭头从左手的虎口穿过,箭身贴弓身,平左臂,右手向后拉动弓弦,由于他用箭尾、大拇指第一关节和第二关节之间那个位置共同承担了弓弦的压力,所以要更省力一些。

  他若手中不拿箭能拉开一石硬弓,但是手里拿着箭,却是能够拉开两石的强弓。

  当然,这两个数字里面无论拿出哪个来都是足够骇人听闻,要知道,军中能拉开一石弓的军士就足以称强力了。而且这是以前的石,大明朝的一石比过去那些朝代的一石都要重,军中考校士卒,能拉开五斗弓就算是不错,能拉开八斗弓就是很强力的射手了。

  传闻古代有些大将能拉开三石弓,五石弓,侯景不知道自己比不比得过他们,但是他知道,整个冀北道,怕是每人能比得上自己。

  (按重量算,明一两三十七点三克,明一斤为十六两即五百九十六点八克,前文说五百九十四点六克,这是两种说法,不过差距很小,足以忽略。明朝一石为一百五十三明斤八两,即当今之一百八十八斤八两,也就是二百零八磅弓。)

  他把弓拉到八分满,并不满圆,然后目光死死的盯着那不断前进的马车。

  一百步,九十步!折合成米的单位就是一百三四十米。一般的步弓,隔着这么远,就没什么力道了,怕是连胖袄都够呛能射穿。

  但是侯景对自己有信心,他曾经用这把弓在二百步之外射透了一块三寸厚的木板。

  弓箭用法也极有讲究,不能用超过自己力道的弓,最好是用相当于本人气力六七成的弓最好,这样能降得住这弓,而且能够拉满,把弓的最大力道发挥出来。同时用的是长箭,长箭又重又大,并不及远,但是就像是兵器中的重锤大斧铁骨朵一般,威力绝大。因此就要等到敌人近前来再射!

  拉满弓,近前射,则箭支速度奇快无比,真正能够做到“弦响人死”

  他的箭头指向了刘若宰的马车前头。

  若是刘若宰下车,则必然要在那里露头。

  这是他与侯家伟一早就商量好的。

  到了校场,刘若宰肯定得下来,他走下马车的时候,侯景便要一箭将其射杀。本来他主张第一箭趁众人猝不及防而射杀董策,把这个最难对付的人先杀掉,至于刘若宰,不过一书生尔,杀他岂非轻而易举?但是侯家伟考虑问题显然要更深远的多。一旦射杀了刘若宰,则董策谢鼎坤等人群龙无首之下,定然战斗力,战斗.大大降低,所存无几;而且杀了刘若宰,众人便都是已经犯下了违逆大罪,事后清算,一个都逃不了,全都要被揪出来杀头!上了贼船,就再也下不来了。

  一

  %77%77%77%2e%64%75%30%30%2e%63%63/

  崇祯七年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