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00 有没有兴趣去我那上班?_捡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实粗松不堪。

  绝大多数瓷器的胎体在这个时期很厚实,但釉面却是厚薄不一,釉质大多泛白,这也是晚清后期瓷器普遍现象。

  咸丰时期的唯一骄傲的就是外销瓷,但还是民窑的,现在国内倒也很少见到,有的都是回流的。

  这些盘子都是普通货,精品级的市面上也就万把块出头,馈赠当属佳品。

  在民国时候,自道光皇帝以后的日用碗碟,那都是用来送人。

  是的。你没看错。

  咸丰、同治、光绪、宣统这几个朝代的碗碟在民国时候的琉璃厂古玩店,你买一个明朝的小碗或者康熙的将军罐,认老板就会把这四个朝代的碗碟送你一两个,当做搭头。

  甚至在解放以后,江南那边的大户人家吃饭的碗碟盘盆也是这四个朝代的,甚至压手杯都是雍正的。

  这些东西,也就在现在当宝贝了。

  改开以后,那就更绝了。

  为了换取外汇,在国营商店,康雍乾三朝的瓷器敞开的卖,没有一件赝品,全是真货。

  因为那时候是对外卖的,收的是外汇,所以每一件都是实打实的官窑精品,没有一丝一毫的损伤。

  凡是乾隆以后的玩意,除非是精品中的精品可以放在角落里等着瞎猫来抓,其他的,统统没资格进店。

  可那时候,这些东西也贵啊。

  刚刚改开那会,一个康熙的青花盘子,得四百块软妹纸,还不带还价的。

  那时候软妹纸最大的面额,也才十块的。

  一个正处级干部的工资也就三十来块钱,那时候最吃香的工人老师傅也就四十来块。

  四百块钱,现在看起来就是那么一顿饭,在当时,就是一家人几年甚至十年的积蓄。

  金锋把咸丰官窑盘子拿出来做为搭头,黄冠养听和覃允华都是过来人,禁不住对金锋再次刮目相看。

  末了黄冠养倒不客气,选了两个,覃允华拿了一个,虽然现在不值钱,但那是值点钱,好歹也是官窑的。

  不拿白不拿。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