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刺桐港_大唐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东商路”,还有前去三佛齐及大食的“泰西商路”,都已经非常成熟稳定,不过望正东,自夷州前去耽兰,乃至更远处,却鲜有人问津。

  对于王尔来说,这就是最大的考验。

  港口的货栈、博易所、海运司、蕃客坊和远人驿等建筑,都在山上,绵延而设,主要目的是为了防备海浪侵袭,其下平整的土地和道路上,各色衣衫的人物来来去去,互相密切交谈。

  某处园亭下,来此筹措新都护府的王尔,正用手支起下颔,看着造船师张中演,用灵巧的手指,先造出个不满尺的“船模”,虽然微小,可却首尾相连,船首、甲板、船尾、风帆、桅杆等无不俱全,“船首下的舱室,布设两门重炮,暗藏其间,炮丸自船首上层,用杠杆技巧来重复装填,此外前段甲板增设战棚,两舷处再各设三门铜炮,合计六门,可以侧射。”这时张中演用将手指指向船尾处,拨转了其上一个小巧的“炮”,“这里再设一门回旋子母火炮,敌人船舰如自尾而来,便可用此炮速射,压制他们。”

  王尔点点头,他是在熊津都护府长大的,自小对航海颇为熟稔,然后他对张中演提醒道,帆的方面,最好是加上大食人所用的大三角帆,便于适应不同的风向,毕竟我们前去的是耽兰,不像其他航路,可以沿着岸地走。

  张点头领命,王尔又补充说,这次出海,几乎等于全无前路可循,不但是耽兰一地,还得探寻更远处外九州的概貌,你是造船师又是牵星师,马上那至关重要的牵星板也委托给你去制作了。

  “遵命,真腊出产的上好乌木和象牙,我都备齐了,这就去制。”

  等到张携带船模离去后,王尔便转向信奉灵道宗的“农学家”,包佶的侄孙包凭,“四艘木帆炮船,外加四艘大食式样的载货船只,依先生的测算,须得造价几何?”

  包凭的背部有些佝偻,他的头发甚至都开始花白,先前他并不是和王尔一路的,而是将家产拿出,投资到皇唐前去三佛齐等岛的移民里去——是的,殖民是需要钱的,大笔的钱,所以许多人选择和宰堂、行省或大商社合作,然后把身无分文的移民们给“承包”下来,给他们租赁船只、种子,他们迁徙到彼处海岛去,便获得土地配额,然后种植各种作物,通常能坚持五年到十年下来,承包人便能在收获的分润里,赚取数倍于投资的回报。

  当然这只是理想状态,包凭曾当过岭南行省的参军,承包过三百名移民,前往三佛齐都护府,结果船只有半数遭遇风暴倾覆,残余的移民好不容易上岸后,又遭逢了疟疾横行,大部分死在了刚刚开垦不久的田头,化为异乡之鬼,惨不忍睹。

  同时,包凭的五万贯,灰飞烟灭。

  落魄下他只能找到王尔,加入到新的对耽兰岛的殖民计划里,希冀可以翻身,而王尔则告诫他,先前三佛齐的惨败,在于你隔岸观火,不能对那里的垦殖亲力亲为——此次前去耽兰,城塞也好,田庄也好,各种营造,你都得事必躬亲才是。

  包凭点头称是,当问及船队造价时,他稍微估算下,报出答案:“八船的规模虽然不大,但造价、粮秣、武备加在一起,足得要十七八万贯。”

  “就这,还不包括马上在耽兰诸色营造所需,对不对?”王尔说。

  包凭给出肯定的答复。

  王尔此刻望着远方的海,心情顿时沉重不少。

  突然,在西面山岗上,博易所庭院内外,传来一阵阵呼喊声,不久几名灵道宗的老兵前来,对王尔抱拳说,“彼处有个劫海的贼徒,临刑前喊着要见节下,说希望替节下为先锋官,开辟耽兰,以求免斧锯而死。”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