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礼送王征君_大唐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晓得太师,对春秋和礼又是如何看待的呢?”王兖首先拱起衣袖,询问高岳的见解。

  高岳点点头,用手摸着漂亮的八字须,然后回答说:“春秋和礼之所以能成为经典,不光光单是孔子删定的那么简单。春秋,给我们提供的是循例的支援,因为它记载的,是过去的历史。而礼,给我们提供的则是伦理和道德该遵循的模样,它关注的,是对现实人们行为举止的规范。春秋和礼结合,实则便构成了整个宇宙,天地,阴阳,四方,五行,莫不涵盖在内。”

  “太师说得好。”王兖听到这话,眼睛都开始冒出光来。

  “天尊地卑,阴阳相配,孰在中心,孰在四方?五行如何相应?最终形成天经地义的宇宙格局,而后便衍伸出祭祀、鬼神、服舆、礼法、文章来。所以,汉朝时人们便说,天子以天为父,以母为地,以日为兄,以月为姊,祀天于南郊,祭地于北郊,朝日于东门,昭奉神,训人事,躬亲礼之,然后使摄,此大义也。”

  “是也,自古以来,我华夏便是宇宙中心,圣主即是天地之子,乃是帝天威灵所化。而我先前在太师营中所观的浑脱队、苏幕遮,实则是胡人之俗,胡人偏居四方角落,只有我华夏训诫它们,岂有反过来沾染它们的道理呢?”

  “唔……”高岳颔首,然后他忽然向王兖发问说:“征君所治的春秋,是左传,是公羊,抑或是谷梁?”

  “乃是左传学。”

  “那请益王征君,先前仆言,春秋为经,礼仪为纬,构成了过去历史和现实共存的宇宙,是否就是如此的道理?”

  “太师所言极是,太师自天下之中长安而来,奉的又是天子的旗鼓,讨伐偏居四方的叛逆诸侯,这便是以中克四隅,以金伐木,自然无往不利。”王兖由衷地竖起大拇指。

  “可是,春秋和礼所编织的宇宙,有过去,有现实,但却没有……”

  “何物?”

  “未来。”高岳目光炯炯,朗声说到。

  这话一出,不但王兖愕然,连四座的军将和僚佐也是片哗然不已。

  未来,未来……毕竟在这个时代里,它和现实比起来,在人们心中地位,根本不重要。

  王兖即刻答复说:“太师,不知古,焉知今,不知生,焉知死?只要用古法解决现实的问题,未来自然光明。”

  “哦……”高岳没看王兖,而是自顾自地盯住自己的金鱼袋,随即缓缓站起来,“古法真的能有这样神奇的功效吗?”

  “诚然,孔子曾言,克己复礼。复字的道理,便在这里。”

  “那仆便敢询问王征君,春秋之中,何为鲁三桓,何为郑七穆?”

  “鲁桓公有四子,嫡长子为庄公,庶长子为庆父,庶次子为叔牙,嫡幼子为季友,庶长子为‘孟’即为孟孙,次子为‘叔’即为叔孙,幼子为‘季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