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6章 第 136 章_戏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实话!

  文哥儿和金生嘀咕了一路还不够,还要回去和他爹也在叨叨一遍:有现成的后门,傻子才不走!

  王华听了文哥儿振振有词的说法,不由瞅着文哥儿的小胳膊小腿发问:“真的是你自己跑走的,不是丘阁老把你撵出门的?”

  要说丘阁老听后不想把这小子扫地出门,王华是无论如何都不相信的。

  文哥儿对他爹的质疑很是不满,气哼哼地找他二哥他们玩耍去了。

  这些大人一个两个都什么人哪!

  防止失联,请记住本站备用域名:

  肯定是自己被赶走过,所以觉得他也会被赶走!

  他可是老丘最喜欢的崽!

  文哥儿对丘濬发表了一通“我长大后必走后门”的言论,自己没心没肺地数着日子等春天。到了春天,他

  就可以种辣椒了!

  只不过光靠福袋里的一百多颗种子,文哥儿还是觉得不太保险,不由找机会多往四夷馆跑了几趟。

  主要是和准译字官徐富他们打好关系。

  他们可时最有机会接触外邦人的,说不准以后能帮忙弄点外邦种子。甭管弄来的是什么,只要能吃的他就想试着种一种!

  文哥儿还把从刘文泰那儿听来的话现学现卖:“这可是功在千秋的事,没有你们参与是绝对做不成的!”

  这话要是叫丘濬听了去,绝对会把刘文泰撵出门。

  小孩子学坏了,就是这家伙带坏的!

  文哥儿怕徐富他们不上心,掏出自己读过的史书给徐富讲起了农作物迁移史。像他们现在常吃到的胡荽、胡瓜、胡萝卜为什么带着胡字?就是因为它们是被张骞不远千里从西域带回中原的!

  张骞,为我们的餐桌做出了多么伟大的贡献!

  有张骞开了头,慢慢地茄子来了,菠菜来了,绿豆来了,还有养活了许许多多人的占城稻也来了!

  他们只需要留心观察、多多询问,说不准就能给咱大明百姓的餐桌上增加更多美味的食物。以后大伙只要吃到由他们挖掘出来的外邦食材,就会想起他们的姓名!

  功在千秋,一点没错!

  徐富他们本来只觉得文哥儿是又嘴馋了,听文哥儿洋洋洒洒地鼓吹了一通,不知怎地有些热血沸腾。

  只是他们也清楚这并非多留心一下就能做到的事。

  外邦人也不是傻子,他们有好的作物同样会自己捂着,根本不会随便把植株或者种子给别人。

  谁都不想把好东西分给别人不是吗?像张骞他们哪个不是亲自去了当地,才能搜罗到适合移植的好作物?

  他们若是多译几本书,说不准还能从中找到点记载。至于想要把作物弄回来,兴许还是得靠商贾们的三寸不烂之舌去哄到手。

  世上从来就没有随随便便就“功在千秋”的好事。

  徐富笑着答应:“我们肯定会留心的,就看我们有没有那样的好运气了。”

  文哥儿一听徐富答应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