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8章 第 148 章_戏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把文章带回来的不止是作文老师,他等到元宵长假跑去老丘家想打听一下作序进度,就听到老丘酸溜溜地说:“你怎地不去找王介庵给你写?”

  文哥儿摸不着头脑,好奇地追问:“王介庵是谁?我又不认得王介庵!”

  丘濬心情稍霁,绷着脸给他讲了一下,王恕,号介庵,喊他一声王介庵多正常。

  明朝文人是最爱起别号的,有的人甚至每个时期给起一个,自己一个人就拥有几十个别号,所以有“别号滥于明”之说。

  到了明末,甚至有人讽刺说读书人当了官第一时间干的两件事就是“改个号,娶个小”。

  娶个小,就是当了官有资格纳妾了,赶紧娶个小老婆高兴高兴。而时人居然把“改个号”和“娶个小”并列,可见他们多爱用这玩意来表现自己的春风得意。

  像王恕,他早年号介庵,临老又新取了个石渠。

  要不是丘濬这种入朝三四十年的人,都不会再喊他王介庵的!

  听了丘濬的解释,文哥儿不由问:“那您有别号吗?”

  丘濬道:“这有甚好起的?不过旁人都喊我‘丘琼山’。”

  文哥儿记得那个庄定山也是以自己老家为号,听丘濬这么一说,忍不住惊奇起来:“那我以后岂不是要叫王余姚!”

  丘濬道:“你们余姚人才无数,估摸着轮不到你叫‘王余姚’。”

  防止失联,请记住本站备用域名:

  别的不说,他爹和他老师就是“余姚两状元”,哪里轮得到他个毛头小子占了这个称呼。他也是占了大明一朝琼山远离京师、文风不盛的好处,才被人唤作“丘琼山”。

  文哥儿听丘濬这么说,顿时放下心来,咕哝道:“那还好,不然王余姚听起来怪怪的!”

  文哥儿从来都不用别人搭理,他自己就能把每件事说出花来。

  得知每个阶段都能起别号,他顿时就来了兴致:“那我今年署名王五岁!明年就署名王六岁!”

  他还很惋惜早前没早早这样署名,要不然他还能留下王三岁和王四岁的珍贵墨宝。

  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不如就不说了吧。

  文哥儿和丘濬唠嗑了半天,才想起丘濬一开始叫他找王恕去,这又是怎么个说法?他有点纳闷地追问丘濬是咋回事,才知晓丘濬是和李东阳一样在怪他不把文章拿回来给他们看呢。

  文哥儿自然又给丘濬解释了一番,并掏出自己随身携带的小本本,给丘濬讲起自己忙碌这一旬的许多见闻来。

  他哥给他出的主意可真是太棒了,接连几天练习下来不仅吴宽夸他字大有进益,他还知晓了许多从前根本不知道的事!真就是个一举两得的好办法,多亏了他哥和那位叫洪钟的神童,要不然他根本想不出来。

  丘濬听他兴致勃勃地讲了半天,神色也缓和下来。他拿出给文哥儿写好的序让他拿回去走正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