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五百五十一章 宝岛的武装势力_明朝大丈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商有钱,武器可以出钱买到,人却不好解决,因为大明的老百姓还没那么大胆量跟朝廷对抗,因此私商武装在前期一直没成什么气候。

  不过最终还是朝廷为他们解决了这个问题。

  明朝中期以后,土地兼并严重,无地农民越来越多,内地农民为了躲避赋税,纷纷逃亡成了流民,很多流民跑到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一带讨生活。

  这些流民来到以后,并不

  是马上就能找到饭碗的,实际上大多数的人根本没有饭碗。

  这种情况下,有一部分人当了强盗,还有一部分人加入了商人武装势力。

  名称不一样,干的事情却差不多,最终都是跟朝廷对着干。

  很多人都知道明朝中后期东南沿海倭寇作乱,其实倭寇从元朝末期就开始有了,不过一直到明朝中期,倭寇都是小打小闹,也就打劫个商队,或者在哪个县城抢一把就跑。这时的倭寇主要成员都是日本人,间或有些中国人参与。

  可是到了明朝中后期,也就是嘉靖年间,倭寇开始盛行起来,整个东南沿海全部波及,持续长达四十余年。

  这时的倭寇成分相当复杂,不光有日本人和中国人,还有葡萄牙人和东南亚人。前后累积有数百股,大的团伙竟然有上万人。

  而且这些倭寇的装备更是远过从前,用上了当时大明正规军都没有的鸟铳和弗朗机炮。战船也不是当年的小帆船,甚至有比大明水师更大型的炮船。

  比起早年倭寇打一枪换个地方,见了正规军就跑,这时的倭寇经常把正规军打得抱头鼠窜。

  所谓乱世出英雄,在倭寇横行多年以后,大明终于出了两位英雄:俞大猷和戚继光。

  在这两个人的带领下,俞家军和戚家军在东南沿海一带与倭寇展开了一场场殊死搏杀,最后将倭寇从大明境内驱除消灭殆尽。

  而从大明境内逃离的倭寇就跑到了台湾,像嘉靖四十四年时,海盗林道乾就是在俞大猷的军事打压下逃入台湾。

  可以看出,单凭日本人和流民组成的抢劫团伙,倭寇不可能这么强大,因为这些武器就不是这帮人能拥有的,正是因为有私商和葡萄牙人的参与,这些人才会拥有这样的武器和舰船。

  至于私商为什么当强盗,原因很简单,走私贸易虽然是暴利,毕竟要本钱,而抢劫是不要本钱的,而且来钱更快。

  而溃逃的倭寇或者说私商武装之所以往台湾跑,是因为这时跟私商们贸易往来最频繁的便是居住在台湾的原住民部落,而且不少原住民都是私商武装的成员,可以说台湾是大明私商武装的重要据点。

  在大明官军的强大攻势下,侥幸活命的私商们终于不在大明本

  土干抢劫的生意了,开始专心在海上讨生活。

  不过私商们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武装,因为要想从事海上贸易,没有自己的武装就是海盗的盘中餐,有些私商甚至自己就干起了海盗的营生。

  因此,严格地说,明朝末期东南沿海一带的海盗,都属于亦商亦盗,亦盗亦商。直到郑芝龙出世,将东南沿海的海盗势力整合,垄断了海上贸易权,依然有些私商掌握着一定的武装力量,只是这些人不敢跟郑芝龙对抗而已。而且这些武装势力大多盘踞在台湾(本土的都被郑芝龙给消灭了),比如说十八芝的成员当中就有几个投靠了荷兰人,在台湾南部活动。还有一些私商投靠了西班牙人,在台湾北部一带活动。

  ..。.。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