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四章得民心者得天下_明朝大丈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所言,沈正的确是在尽心尽力地帮他做事。这半年来,沈正处理的事情,可能比他上半辈子加起来都要多的多。

  看到沈正的鬓部清晰可见的白发,李景叹了口气,沈叔已经不再年轻了,让他操心这么多的事情,确实难为他了。

  轻轻扶着沈正的胳膊,李景笑道:“叔,路滑,我扶你,咱边走边聊。”

  沈正听出李景对他称呼的变化,这表明李景开始把他当做亲人来看待。

  轻轻拍了拍李景的手背,沈正微笑道:“贤侄,你这声叔叫得我心里暖和啊!打今儿起咱不分你我,你有什么打算,想怎么做都跟我说,我就算散尽家财也得达成你的心愿。”

  “呵呵,那可不成,您还有一大家子的人要养活呢!而且我要做的事,并非叔您个人的财力就能办到的。”李景笑道。

  听李景这么一说,沈正心里更加明白。

  “贤侄,你这么说,我心里就大抵有数儿了,叔知道是你准备做大事了。唉,叔没啥学问,只知道经商做生意,看问题有时难免会短视,我以为那几人降了官兵,那么他们的家人咱们就没必要再照顾了,因此当有人排挤他们的时候,并未理会,不想贤侄竟亲自把他们带回来了。不过我有些不明白,收留这些人对你要做的事有什么用处么?”沈正说道。

  李景叹了口气道:“叔,您知道,一个人的口碑好坏不是靠自己说出去的,而是靠老百姓口口相传的。咱们做的每一件事,这里的老百姓都看在眼里,要知道每个人的心里其实都有一杆秤,知道谁对他们好,谁对他们不好。这就是他们宁愿跟我进山受冻,也不愿出去的原因。你知道红山岭的面积其实并不算大,但是为什么官兵找不到咱们?”

  沈正笑道:“那是因为在这周围生活的老百姓都受过咱们的好处,他们不愿给官兵提供任何有关咱们的消息,官兵进了山,就成了聋子,成了瞎子。”

  李景点点头道:“对,就是这个理儿,这就是民心。咱们民心所向,就不怕官兵围剿。刚才这些人的家人虽然降了官兵,但错不在他们,咱们把他们留在山上,你说他们会怎么看咱们?怎么说咱们?他们对咱们的评价是咱们花多少钱都买不来的。”

  沈正一伸大拇指赞道:“对啊!我咋就没想到这个呢?还是贤侄高明。”

  李景笑着摇了摇头:“这都是前人的经验,我又有什么高明的?”

  “前人的经验?我咋没听说呢?”沈正疑问道。

  李景笑了笑道:“三国演义看过吧?刘备携民渡江,若不是有民心谁会跟着他?其实刘备携民渡江未必存什么好心,那些人要是留下来一样会活下去,也许还会活得更好,但是刘备必须带他们走,因为没有这些老百姓,就没人帮他种田,帮他织布。那他和手下的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