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8章 唐诗宋词_聊斋狐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其中,所以得相君学问精气而‘苏醒’。”

  思量至此,他灵机一动,暗把思想文境压缩收拢,好似捞起渔网,想象这些诗词化作‘经书’。

  应他所思所象,见头顶文境‘唐诗宋词’篇篇相叠,集合在一起,化作‘六本诗经’飞落在书桌上。

  刘彦心情甚好,抄起一册那在手中,未曾翻看便知里面存有多少诗,诗句全不全。

  其实他记忆中的前世佳作,大多都是不全的,很多只记得诗中名句,因此这‘六本诗经’有七成不全。

  不过他还是很高兴,就如身边多了一群故友陪伴。

  “不想会有这般意外收获。”

  “这六本唐诗宋词,乃属于前世书。”

  “它们集合前世唐宋两朝之才气,每诗每句都值得揣摩。足以和《诗经》相提并论。”

  “我当视为正经去修读。”

  “那些不全的诗句,正好可助我养才情,我可仔细揣摩诗意,补齐残诗诗句。”

  “如此也算是在做学问。”

  想着,刘彦翻看起手中这本‘唐诗集’。

  翻开第一页,就被《将进酒》扑面而来的诗仙豪放倾到!

  第一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中便显现波涛般雄壮才气,黄河之水的奔流激荡显于文字之中!

  那大河水气直冲他三魂七魄,激得他精神抖擞,周身学问泛光!

  刘彦趁兴追读下句,一边感受诗仙才情,一边研磨诗中精妙,揣摩李白作诗心境。

  与此同时,临安南城白石桥处,一玉面粉衣妇人与一位大娘问路。

  “敢问这位大娘,槐花巷怎么走?”

  大娘听她要去槐花巷,反打量问:“娘子去槐花巷作甚?莫非是求见刘公子?”

  粉衣妇人目色迟疑,说:“妾身来探望刘家老夫人。”

  “我家与老夫人是远亲,听说临安遭灾,家人都担心,叫我送个偏方过来。”

  “奴家少出远门,未曾到过临安,大娘可否与我引路?”

  “奴家这里……有一茶之敬。”

  说话从夸篮摸出一钱碎银子。

  “夫人快快收起来。实不相瞒,我就住在槐花巷,乃刘府邻居。”

  大娘笑颜推回银子,与她引路说话。

  粉衣妇人跟着思量问:“大娘何以知道,奴家要去刘府?”

  “我就是一猜,眼下求见公子的多了去了。”

  “你怕是不知道,刘公子现在非同一般了,就说昨个‘城外祭死鬼’这事……”

  邻家大娘边走边说,粉衣妇人仔细的听。

  尽管这大娘说话不清不楚,东一榔锤西一棒子。

  但她还是听出‘妹夫此番还乡大有作为!’

  这粉衣妇人并非旁人,是广平狐高二姐。

  二姐此次打青州来,这几天她在青州狐封家炼药。

  自她从蜀中回到广平,便挂记着世才妹夫,担心他和姻母染瘟疫,回到家交差后便寻避瘟丹。

  实在寻不来,就去到青州找封三娘,借着她家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