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七章 五叔旧事_东篱把酒黄昏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然了,盯着窦老麻子是最笨的一种方式,因为凶手会去寻他的前提,是真如他们猜测的,三招用尽,那名原本就病得不轻的青年已经病入膏肓,药石无效,命不久矣。

  但凡他还能撑得住,说不得凶手还觉得窦老麻子的骗子方法见了效,自然不会去寻他麻烦。

  所以最靠谱的,还得是找到受害者的共通之处,不然万一凶手就此收手,这九条人命的官司,怕要石沉大海了,任平王世子如何闹,也不会有结果。

  姜文远顶着雨入了刑部,与赵家兄弟先碰了头,他们三人一致认为,寻找同年同月同日生的病重青年是最简单的一条路,可以一试。

  京城的户籍登记做得还不错,但前提是这病重青年得是自由身,本地人。

  奴仆没有户籍,只有身契,虽有官府备案,却没有详细登记每一个奴仆的出生日期,非本地人来京虽然也很方便,但路引这玩意只会在出入城门等关卡时使用,并不会特意跑到当地官府做登记。

  也就是说他出生地的官府知道这个人的户籍信息,但是流入地却不会特意再重新做登记。

  查总还是要查的,赵东笞便接下了这个要与京兆府打交道的艰难任务。京城可是有居民近十万,登记在册的男丁也有五万余众,绝对是个浩大的工程量。

  如果严格按照户籍登记顺序来存档,寻到乙丑年己卯月当月的记录,找起来就很容易了,一天的出生人口,也不过十几号人吧。

  考虑到婴儿夭折机率很高,多数人家给男丁做登记,都是到孩子几岁上,确定能站住了,才会去,查找时就得多看几年的。

  怕就怕,京兆府的文书录事是个懒的,记录混乱且多年不曾整理,那就有的查了。

  好在赵东笞别的没有,就钱多,京兆府的文书月俸不过一两银子,他拿钱砸就好了,总能让人心甘情愿从故纸堆里挖出他想要的东西!

  午后的雨丝毫没有暂停的意思,姜久盈午睡醒了,主仆三人围着炉火,忍冬在绣荷包,桔梗剥着小核桃,姜久盈就负责喝喝茶、吃吃零嘴。

  既悠闲,又无聊。绣嫁衣什么的,宁氏知道自个闺女几斤几两,专门从人牙子手里买了两个成手绣娘回来帮她绣,导致她真圈在闺阁里反而无事可做。

  外面的雨着实不算大,有点江南烟雨的感觉,要不,去五叔那听听曲?

  听闻五叔病好得差不多了,她这个做侄女的理应探望探望。

  让桔梗取了些温补之物,撑着油纸伞,去了五叔的院子。

  果然还是五叔会享受啊,瞧瞧这焚的香、饮的酒,五叔一身宽衣大袖,还涂了层脂粉,颇有点魏晋风流之姿。

  虽然魏晋那段对汉民族来说的黑暗时光连后世的历史书都不愿意多说几句,但是文风确实也算个小顶流,或许因为都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