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十六章 员外请客_清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景,一亩地能打个两石粮。若是赶上年景差,一石也是有的。”

  张石川眉头皱的更紧了“若是如此,这对半的租子,一年到头来可不是白忙一场?”

  老汉苦笑着摇摇头“若是赶上旱涝,一石都收不上,一年下来还要倒贴钱给东家交租子呢。就说四十四年那场大旱,咱这庄子几乎绝收,那一年可是……”

  旁边有个汉子见张石川面色不善,忙插嘴道“如今这可好了,新东家一句话就免了咱们一半的租子,如今只盼着能有个好年景,多收几斗粮,也能富裕一年。”

  张石川一冲动差点说要把租子全免了,他现在可不在乎这两百多亩地的这点租子,一锅香皂卖出去就够了。可是还是忍住了,不能太张扬,如果真免了租子,传到外头去,特别是传到京师里那些达官贵人耳朵里可是大大的不好,这个出头鸟可不能做。

  这就是康乾盛世?回想起过年在厂甸庙会闲逛的时候见到的平和景象,看着一个个端着碗大口咀嚼着的老乡们,他开始产生了怀疑。好年景能吃个饱,差一点就要挨饿,灾年卖儿卖女,甚至有人饿死,这可是京郊十里的地方啊!想到这些,吃东西都已索然无味了。

  “这地里都种些什么作物?”

  “主要是麦和稷,也插种一些菽。”

  “有没有种过土豆、红薯和玉米?”在张石川的印象里,这三种高产耐旱作物,早在明朝就已经由西班牙人带入了中国,为什么这么好的东西,就没有被推广开呢?

  众人听见这几个词都是一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脸的茫然。张石川又把三种作物的模样大概形容了一遍,有个人道“小员外说的这玉米,可是玉蜀黍?”

  “对对对!玉蜀黍!你们种过?”

  “种过。”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说了起来。前几年,官府确实派人下到各庄子里发玉米种子鼓励农户播种玉米,说是亩产可以到四五石,大家听了都将信将疑,种了一季,产量确实是高了些,可是问题是——地主家不收,你爱种什么种什么,人家一亩地只收一石麦子。

  结果大家只能卖了玉米交租,可是玉米没人愿意吃?结果虽然产量多了,卖不上价格,勉强交了租子,剩下几百斤玉米全家老小吃了大半年。

  “这东西,偶尔吃一次新鲜还行,长时间吃谁受得了?只能拿来喂牲口。”有人总结到,立马得到了很多人的响应。

  其实康熙是很重视农业的,不光是他,古往今来的稍微明白一点的皇帝没有一个不重视农业的,只是康熙做的比其他人更好一些,推广玉米确实也是他下旨的,只是种子发下去了,士绅阶层不收玉米,老百姓卖不出去,自然也没有人愿意再种了。

  本来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玛德,既然我买了这个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