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六章 第一个交卷_穿入聊斋当剑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别字和避讳,如有修改处,先在草稿上注明,再腾往试卷。

  再三检查,确认无误,才一字一字的抄写起来。

  自开考起,每一时辰擂鼓一通,当王宵腾抄完毕之时,第二通鼓刚过,大概用时两个时辰多一点,天色也接近了正午。

  搁现代,是连考四个小时,这还是最基本的童生试,难怪说考场如战场,身体弱一点的坚持不到最后,什么考到半途昏死过去,考的吐血,都是寻常事。

  王宵纵然有了真气,通过五音读书法灵慧渐长,却仍是身心俱疲,放下笔,双手撑着案面,调整呼吸恢复精力,等着试卷自然晾干。

  现在不是不能交卷,而是墨迹未干,万一交上去花了,哭都来不及,外面还飘着雨丝,干的慢,只能慢慢等。

  好一会儿,困倦感渐消,王宵又观察别的考生,有人眉心紧拧,面现挣扎,也有人拧拧巴巴,半晌落不下笔。

  少倾,确认试卷已经干透,王宵举起了手!

  “何事?”

  监考的吏员过来问道。

  “交卷!”

  王宵淡淡道。

  “哦?”

  吏员诧异的看了眼王宵,便道:“汝可自去,匆要惊动他人!”

  “是!”

  王宵拱了拱手,离开学舍。

  王宵是第一个交卷,又分配在最末的考棚,在吏员想来,多半是胡乱答题,自暴自弃,很多时候,看别人瞎写也是一种乐趣,因此收了试卷之后,并未第一时间放入专用的木匣,而是翻到第三卷,看王宵写的诗。

  哪怕是默诵,脸面也不由现出了震惊之色,差点拍腿叫好,虽及时醒悟过来,将试卷当场糊名,收了草稿,装入封袋,再装入木匣,匆匆离去,可是神色的变化瞒不了别人。

  同一考棚的考生不淡定了,纷纷以眼神交流。

  事实上第一个交卷的好处极大,会大概率被考官注意到,认真细读,否则时间到了,大量考卷收上去,纵然有心,也无力细看,只泛泛浏览一遍,很难读出文章的出彩之处。

  县学大堂。

  县令陆放高坐上首,左右分别是县丞、县教谕,以及从府学来的两名教授。

  屋里烧着炭炉,五人默不作声,三通鼓响,将强制收卷。

  “禀堂尊,有试卷收上!”

  这时,外面有吏员来报。

  “哦?”

  五人均有些诧异,才两个时辰就交卷了?

  县丞忍不住问道:“哪一区,谁人交的卷?”

  “癸区三十六号王宵!”

  吏员如实回答。

  “下回不可多嘴!”

  陆放以警告的眼神瞥了眼县丞,便淡淡道:“试卷放下,你回去罢!”

  “是!”

  吏员从木匣中把纸袋放在案头,转身离去。

  陆放脑海中,不由回忆起了寒山寺的那一幕,他大概率可以确认,此王宵正是彼王宵,夜泊寒山惊艳了他,让他强烈有种拆开封袋的冲动。

  不过碍于规矩,还是忍了下来,这份考卷,他记住了。

  王宵出了县学,并未离去,细雨依然纷飞,但县学外面的人群,比之半夜有过之而无不及。

  大半个时辰后,陆续有学子离开县学,有的直接走人,有的如王宵般,留于原地。

  “嗯?”

  突然王宵眼神微缩,一辆乌漆马车驶入视线,这是张家的马车,非常有特色,让他想起了张家那神秘的前任小四舅张文墨。

  此人是天生的读书种子,一心苦读,被金陵权宦人家看中,收为入室弟子,在家里破败前,王宵也没见过多少次,张家私下里称张文墨为文曲星转世,寄予了厚望。

  想必张文墨也参考了。

  车里,张文才嘿的一笑:“小妹,那小子也在!”

  张文灵半掀开车帘看去,正见王宵站屋檐下,撑着伞,不禁痛恨道:“大哥,不要和我提他。”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