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九章 万家灯火图_穿入聊斋当剑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守静笃,致虚极的状态下,人有微弱的知觉,浑身轻松,飘飘欲飞,无思无想,却又思维敏捷,似能勘破迷障。

  那丝丝缕缕的众生乞愿,萦绕在心头,文气自发而出,凝成了一副空白画卷,以乞愿为墨,心灵为笔,绘起了万家灯火图。

  点点灯火中,有父母的淳淳教导,有妻子的执手泪眼,有背负着全族的希望,还有十年寒窗苦读的艰辛,都一点点的凝聚在卷中。

  王宵如旁观者,冷眼漠视,却又隐约与这幅画生出一种血肉相连,心灵相依的感觉。

  也不知过了多久,化为墨汁的众生乞愿耗尽,王宵就觉脑中一声清鸣,文气猛的一涨,冲破了一副无形的天花板。

  文气晋阶!

  如果把之前称为一阶,此时,就是二阶!

  王宵强抑住喜悦,静下心来,细细感应。

  二阶文气比一阶浑厚了一倍,乳白色的文气,几近于粘稠,透过文气,映照出心灵中的万家灯火图,那一张张面孔,仿如鲜活。

  再去看自己的考卷,有星星点点的真义分布于笔墨之间,卷面覆盖着蒙蒙白光,真义如莹火虫般,悠忽而起,涌入万家灯火图,卷面的白光随之减少。

  王宵有了明悟。

  文气本虚无飘渺,就如灵气,需要以经脉为载体,才能化为真气,文气也需要寄托之物,万家灯火图便是寄托了文气,使得自己晋升为二阶。

  并且万家灯火图可以从外界吸收文气。

  可试卷是自己的,吸收一点少一点,全吸走了,怕是会影响到科举,于是心念一动,吸收的真义送了回去。

  与之前相比,卷面多了些红尘气息与勃勃生机。

  王宵又把注意力投去别人的试卷。

  诶?

  看到了白光,和星星点点的真义!

  比自己弱一点。

  王宵心念再动!

  嗯!

  来了!

  他知道当界有至圣先师监察考场,不敢过份,证实了自己能从外界吸收真义和文气就行,于是立刻断开联系。

  更何况抢夺不相干者的劳动果实,他还没做到心理准备,只可惜,张文墨不在附近。

  再看时间,过去了半个时辰。

  王宵就觉得自己的状态无比的好,当即看向第三卷。

  策论的题材包括但不限于政治、经济、军事、民生、生活风气、教育等等,对秀才的要求只是浅尝辄止。

  秀才主要是考校经义,第一卷第一题最为重要,史论次之,策论再次,只要下笔有物,不犯明显的忌讳,基本上不会影响录取成绩,答的好,可以加分。

  第一题是:士习之邪正,视乎教育之得失。

  古者司徒修明礼教,以选士、俊士、造士为任官之法。

  汉重明经,复设孝廉贤良诸科,其时贾董之徒最称渊茂。

  东汉之士以节义相高,论者或病其清议标榜,果定评欤?

  隋初文学最盛,中叶以后,干进者至有求知己与温卷之名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