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二十四章 冬天里的一把火_归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师自下面敲的郑重其事,吴中元自上面听得昏昏昏沉沉,这哪是什么音乐,这分明是催眠曲。

  就在百无聊赖,意兴阑珊之际,曲风终于变了,加进了新的乐器,二胡。

  二胡这种乐器结构很简单,但驾驭难度很大,可以拉的热血激昂,也可以拉的悲悲戚戚,此番乐师走的就是后面这种路子,慢的要死,哼哼唧唧,吱吱扭扭,搞的就跟送殡发丧一样,听得吴中元想下去打人。

  反观姜韬,倒是一副陶醉神情,文化和艺术是相通的,他终究不是在古代长大的,实在搞不懂这时候的人对于文化艺术的喜好。

  耐着性子往下听,很快吴中元就找到规律了,这时候的音乐是逐渐添加乐器的,随后加入的是笛子,笛子的声音还是比较悠扬的,但是吹的太慢就不好听了,拖腔拉调儿的。

  乐师大部分都是男的,女的很少,乐师们演奏时也是一脸的郑重,貌似很是投入,但他就是享受不了这么慢的节奏,慢到什么程度很能具体形容,现代有首歌曲叫一生所爱,节奏够慢的了,而这些乐师所演奏的节奏比一生所爱还要慢上三倍,用倍数形容不太精准,总之就是那个意思,听的人难受发困。

  等到古琴加进去的时候,伶人开始跳舞了,前期是独舞,跳舞的是个二十岁上下的年轻女子,高挑纤细,身上的衣服穿的很少,都是绸子衣服,舞蹈的节拍也很慢,极力表现女人肢体之美,虽然偶尔也会甩个袖子,但总体给人的感觉还是扭扭捏捏的,多了花前月下的扭捏矫情,少了热情似火的狂.热和激.情,不好看,没意思。

  最先跳舞的伶人就是这些伶人的头儿,用现代的话说就是领舞的,这个女的在跳舞的时候还会唱歌儿,歌词的大致意思是一个留守女子对外出作战情人的思念和挂牵,情人这个词在现代是个贬义词,但是在整个封建社会它都是个褒义词,泛指真心相爱的两个人。

  乐器的种类越加越多,参加跳舞唱歌的伶人的人数也越来越多,搞到最后就像是个大型的音乐舞会,不对,确切的说是更像送葬的队伍,吹吹打打,哭哭啼啼,领舞伶人那个振臂挥袖的动作,像极了出殡时往天上抛洒纸钱。

  俗话说没有比较就分不出好坏,与这些伶人的扭腰送胯和嘤嘤喃喃相比,他更喜欢姜南在对敌之时发出的厉声尖叫,多真实,多野性,多有魅力。

  姜韬误解了吴中元的东张西望,只当他自重身份,不好意思直视观赏,竟然想要将这些乐师和伶人送给他,实则这也是姜韬请他观看歌舞的真实动机。

  吴中元并不厌烦姜韬这种行为,下属讨上级欢心再正常不过了,他虽然不喜欢和珅那种的弄臣,却更不喜欢纪晓岚那种忠臣,皇帝本来已经累的心烦意乱了,做臣子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