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0章坑我不跳_三国,开局十万西凉铁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皇甫将军继续操练京营大军,关中,定可无忧,届时就可由朝中诸位君子,为国定计,恢复民生,经济。”

  小皇帝点了点头,看着董渊:“董家哥哥,你不参与国政之事么?”

  挑了一下眉,董渊笑道:“陛下,青州,冀州,黄巾之乱又起,我打算明日率大军出关,征讨黄巾,同时向关东诸侯展示一下关内的实力,虽说一时间,无法将天下平定,但是至少可以让关东诸侯,不至于来打搅关中恢复经济民生的过程。”

  小皇帝听到董渊的话,拉住了马缰,从战马上跳了下来,扯着董渊的衣袖,低声说道:“董家哥哥,你刚征讨吕布回来,又要率领大军出征,真的,不能歇息一下么?”

  董渊止住脚步,看着小皇帝的脸庞,笑着说道:“陛下,臣可以歇息,可是臣歇息几天,这天下的平定,就要拖后几年。”

  “冀州袁绍,青州曹操,都对黄巾残党虎视眈眈,若他们鲸吞那百万黄巾余党,兵威再度上涨,自然会让臣的东出大计受到阻碍,不如搂草打兔子,好好彰显一下我军兵锋,顺便,招安部分黄巾余党,以填充关中连年战火导致的人口空虚。”

  小皇帝低声说道:“可是黄巾乱贼都是乱臣贼子,放任他们在关内,会不会再生霍乱?”

  拍了拍小皇帝的肩膀,董渊长叹道:“陛下,你记住,华夏的平民百姓,是天下最顺从,也最懂知恩图报的人,只要给他们饭吃,哪怕吃不饱,他们也不会造反生乱。”

  “桓灵之乱后,黄巾祸起,一者是天灾,二者,则是人祸,因为天灾导致的百姓没饭吃,连草根老鼠都吃完了,......

  第90章坑我不跳(第2/3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甚至易子而食,加上别有用心之徒,例如张角、王国等人,愚弄百姓,故而导致的造反起义。”

  “而如今关中,正是恢复民生的时候,但是关中如今白骨露于野,十室九空,所以必须要迁徙其他地方的百姓,来关中生活,而黄巾军连年征战,只要臣愿意将关中肥沃之田地分于他们,他们自然会对朝廷感激涕零。”

  “若到战时,他们则是上好的步兵之人选,稍加操练,就是天下精锐。”

  小皇帝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看着董渊:“这些事情,就交给董家哥哥你去处理了,只要对关中有利,就可以放手施为。”

  虽然每天都在看书,但是书籍里学到的东西,并不能让小皇帝结合实际,产生联想,更别提共情普通的黎民百姓了。

  不过自雒阳来长安沿途上的残样,小皇帝还是记得的。

  加上小皇帝看了那么多,贤明帝王之书,书里写满的,就是帝王应当有的责任,救万民于水火的,责任。

  既然董渊说,可以将关中的人烟恢复,那么他就让董渊去放手施为好了,就好像汉武大帝,没有文景之治留下来的好底子,也没办法那么武功赫赫。

  只是小皇帝不知道,董渊,并不是不掺和政事,只是说现在的大汉内政,董渊没必要掺和,就关中这一亩三分地,往大了算加上一个凉州,也就这么大!

  朝堂里的衮衮诸公,管这么点地盘,还是绰绰有余的。

  何况真有了什么他们管不了的大事,不说风声斥候,就说整个内宫的小黄门,都会找董渊汇报!

  因为他们虽然明面上,是效忠小皇帝,可是实际上,早被董渊安插在禁军的赵有等人收买了。

  可别以为小太监只会忠于皇帝,十常侍之乱对他们而言历历在目,而董渊可不同于曾经的袁绍,董渊大权在握,说要杀,真就一个也逃不掉。

  加上董渊其实并不排斥宦官集团,因为董渊知道,若不是实在没了活路,这个时代又有几个人,会愿意净身入宫呢?

  都是可怜人,不如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这,却又让董渊获得了小太监们的敬重,甚至宫里还有小太监,为董渊立了长生牌位,日日供奉,祈祷董渊可以更长久的握持权柄。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