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4.东北的变化_明郑之我是郑克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度进行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了,想来已经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关外百姓也不愿意跟着清廷再度转移,如此一来,只怕跟随的人越来越少,今后一应粮秣物资也无从保障;第三,都城或者说王帐迁到哪里合适呢,黑龙江已经不足持了,齐齐哈尔、墨尔根、布特哈也面临夏军兵锋,难不成真的一下子迁到尼布楚周边,但俄国人接下来会有什么反应呢?

  随着阿勒楚喀、阿勒锦失陷的消息传来,清廷不得不作出断然决定:责成允禵率部在三姓以南挡住夏军北进部队;责成苏努率禁旅八旗死守同江;清廷立刻转移至新雅克萨城;至于新京周边百姓,愿意跟着清廷走的全部带走,不愿意走的在这屈辱山林,绝不便宜夏军;此外,清廷通告黑龙江方面,将齐齐哈尔、布特哈、墨尔根的百姓尽量迁往瑷珲。

  武成十六年六月初一,南线夏军在蚂蚁河与允禵遭遇。夏军共有两个步师、两个骑步师、一个骑军师及神策军八个团计四万五千余人,而允禵因为连场大战损兵折将后无从补充及分兵扼守新雅克萨城等原因,手下只有二万八千余人与五千多蒙古骑兵,因此尚未开打,战事的结局已经不言而喻了。

  允禵不敢死拼硬打,只好主动后撤至三姓,试图依托牡丹江防御,夏军因为松花江分舰队尚未建立,无法控制水路因此只能暂时与清军隔河对峙。然而允禵很快得到噩耗,夏军在同江一线击破苏努所部,即将与南线部队形成夹击之势。

  允禵大惊失色,只好放弃牡丹江防线,主动越过松花江向北遁入小兴安岭,向黑龙江城方向转进。且不说清蒙联军一路上如何劫掠己方百姓残存的粮食,南线夏军在现允禵撤退之后,立刻北进,汇合黑龙江内河水师,迅控制了整个新京地区。

  正在松嫩平原与蒙古义从军交战的扎赉特、杜尔伯特两旗旗主听说新京丢失,果断率部众向大兴安岭以西地区转移,导致齐齐哈尔、布特哈等地门户顿开。

  在蒙古义从军的兵锋之下,各地满清官吏顾不得执行清廷命令便相继逃亡黑龙江城。于是,大小兴安岭之间的广阔地域悉数落到了华夏掌握之中,清廷只能龟缩在小兴安岭以北、大兴安岭以西的小块地域苟延残喘。

  雪崩般的失败让清廷上下哀鸿遍野,丢光了老弱妇孺及牛羊的郭尔罗斯旗和科尔沁左翼前旗也出现了舍弃清廷、改换门庭的言论。此时,清蒙联军尚有四万人,但控制之下的百姓不过五万,根本没有办法维持下去,于是有人便自暴自弃的主张与夏军最后一战,却理所当然的遭到了允禵、允佑等人的拒绝。

  允禵等拿博果铎等人在下贝加尔的胜利说话,提出树挪死人挪活的建议。

  由于允禵实质上掌握了如今清廷最后也是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