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0章 这叫投资_重生之我要冲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众的审美需求,当时没人没说过黄段子吧?”

  “哈哈哈!”

  提这个都乐。

  传统民俗曲艺,是涉黄的重灾区,因为老百姓爱听。比如大名鼎鼎的《探清水河》,那就是个黄曲儿:

  “四更鼓儿忙,二人就上了牙床,上得那牙床宽,宽去我的衣裳,我两人,口对口就腮贴腮,六哥哥的舌尖儿,顶上了我的牙膛……”

  现在这段都删掉了。

  而且最搞笑的是,动不动就说《探清水河》歌颂了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

  “此鲜花无人采,琵琶断弦无人弹,奴好比貂蝉思吕布,又好比阎婆惜坐楼想张三……”

  你们家用奸夫淫妇歌颂爱情?

  这就是给市井百姓逗乐的小黄曲儿,别整那么多扯淡的。

  包括我们今天听到的所谓传统相声,都不知过了多少手了,能放出来的都是干净的。

  姚远继续道:“再后来呢,到了人道洪流时期,旧相声不让说了,得说新相声,新相声什么内容?《英雄小八路》《水车问题》《登山英雄赞》,这叫歌颂型相声。

  再到了改革开放,风气大开,思潮涌动,《虎口遐想》《小偷公司》《巧立名目》,这叫批判型相声。

  但您看,甭管怎么折腾,这些成功的作品都有一个共同之处。

  顺应时代发展!”

  咝!

  老郭激灵一下子,仿佛被姚远用一根金手指戳了下脑门。

  还是那句话,郭德纲拼了命想挤进主流相声圈,人家不要他,才不得不窝在小剧场。等后来成名了,把话反过来说:“我当初号召相声要回归剧场……”

  他这时候属于迷茫期,或者说,还没进入自己的创作状态。

  德云社什么时候开始转运的?

  是在2004年,当时有个出租车司机给广播电台打电话,说你们放的相声太老了,翻来覆去那么几段,我知道有个地方说新段子。

  于是主持人就去了,给录了几段相声,在广播里放。

  然后京城的一些媒体、文化人开始推荐,进一步增强影响力,再到06年春节,凤凰卫视给德云社弄了一期特别节目。

  遂爆红。

  而这几年,正是老郭创作能力最巅峰的时候。

  提及德云社,往往都在嚷嚷个人,嚷嚷八卦,很少人关注一个基础问题,作品!

  老郭是靠作品红的!

  《西征梦》《我这一辈子》《我是黑涩会》等等等等,在听腻了传统相声,受够了电视相声的观众群心中,初听就一个字:

  太特么有意思了!

  可惜后来心思不在上头了,好作品越来越少。

  姚远今儿来凑热闹,其实就跟老郭说这番话来的,道:“电视限制多,可你们剧场没限制,还逮住那点老段子不放,不白瞎这环境了?

  甭管伱是新瓶装旧酒,还是旧瓶装新酒,顺应时代发展,多看看新闻,多关注现在的社会现象,甚至从自己从身边着手,别怕自个太特殊,大家都是老百姓,审美趋同……

  所以观众要听新段子,你有么?”

  “我……”

  老郭已经明白对方的意思了,但还不敢打包票。

  姚远说了一大堆,就为了最后这句:“你有让观众喜欢的新段子,我才好帮你大范围推广,门票那仨瓜俩枣的根本不算事。”

  “这是我新名片,以后联系。”

  他撂下一张名片,起身道:“我路程远,还有事,就先走了。”

  说完就撤。

  老郭两口子把他送出门,回来饭桌上一时沉默。

  众人经历了一番很大的心里波动,最开始吧,以为这人是帮卖票的,今儿就感谢感谢;后来突然唠相声历史,只当这是个爱吹牛逼的主儿。

  但听着听着又有点东西,最后都明白了,人家就奔着这茬来的。

  于谦拿起那张名片看了看,道:“哟,上回见还是一大学生,这就变老板了?”

  “那他什么意思啊?”

  “还听不明白么?让德纲创作新段子,然后他给宣传。”

  于谦夹着烟卷儿:“这叫投资。”

  (还有……)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