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23章 推荐太子_清宫重生要逆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事情属实后,病得更严重了。

  皇上如今已经五十多岁,按照中原皇帝的寿命来看,五十多岁已经要到尽头。

  加之又病了,这怎么看都有种随时随地可能要驾崩的架势。

  可胤礽被废,其他皇子看上去都差不多,到时候皇上要是真突然驾崩,没有留下遗照,大清江山社稷,危

  说不定整个京城都会因此被杀得血流成河。

  所以之前吵着要请皇上立新的皇太子的人,可不止大阿哥胤禔一个人,这期间乾清宫里不知道堆了多少这样的奏折,都被皇上留中不发。

  不过皇上的这般态度,并没有减少多少朝臣们请立皇太子的热情,有些人是怀着小心思,但有些人也真的是单纯为大清江山社稷着想。

  皇上询问过自己的心腹,知道这事自己躲不过。

  然而此时此刻皇上的被害幻想症发作,总觉得这么多请立皇太子的奏折不正常,觉得这其中有人在搞鬼,怀疑有人一直盯着他屁股下的龙椅。

  于是皇上召集群臣,明言说自己年纪大了,如今又重病在身,为了大清江山社稷着想,准备择一继承人,若他有个万一也好继承皇位。不过他现在病重精力不足,在场的众位都是大清的重臣忠臣,你们来商议选择哪位皇子为皇太子。

  并且皇上还非常善意的表示,为了大家不会被当选的皇太子和落下的皇子报复,所以这次推荐皇太子,采用不记名投票,明日来乾清宫投,今天都会去好好想想到底要选谁,你们都得为大清江山社稷负责。

  此话一出众人面面相觑,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不过随后却是狂喜。

  这事要是搁在其他朝代,那肯定傻子都知道有猫腻。

  可搁在大清,至少在这个时候,前面可是有旧例参照的,皇上前面的两任皇帝的帝位可都是这么来的。

  甚至于大清现在都还有一个威风八面的制度叫议政王大臣会议。

  议政王大臣会议简称“国会”,是由满族宗王、八旗重臣、贝勒等上层贵族参与处理国政的制度。

  先帝福临的帝位是在国会上各方势力相互妥协后得到的,太宗皇太极的帝位也是在国会上相互妥协后获得的。

  所以套这两个例子,皇上此举不出格,甚至于能说是大清特色,完全符合大清国情。康熙初年皇上一意孤行册封还是小屁孩的胤礽为皇太子,才是破坏大清国情。

  甚至于皇上抛出这个来,不少勋贵家的官员还有一种“皇上,时代还没有变”的错觉。

  不少人都想到了当年自己的祖先,在遏必隆、鳌拜的带领下,对着当时的两白旗加身的权王多尔衮干正面,坚决的表示皇位必须是由太宗皇帝的子嗣继承,不然他们就要掀桌子,最后促成了先帝福临的继位。

  哇,瞬间热血上涌,有种我来决定历史的感受。

  不少人有着这样的使命感,但更多的人却看见了这其中的漏洞只要投票的人多,是不是就可以操作一位符合自己的利益的皇子上位了

  好像,貌似非常可能耶,,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