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一十四章 仿生瓷砚滴_我收藏家的身份被村花曝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妙惟肖、以假乱真为最高目标。

  这种瓷器在乾隆年间最为盛行,除瓷塑外,还有仿青铜器、漆器、大理石纹盒、木纹盒、织金锦、锦皮书函等,均可达到乱真程度。

  看到这,王素琴眼睛都看直了。

  你家还有多少精品砚滴呀?怎么感觉看不到底?

  刚拿走你一件,这又补充上来,一点都不比刚才她拿走的那件粉彩莲花砚滴差,都是价值百万以上的宝物。

  刘世军笑道:“别傻眼了,他的宝物多得是,我看了这么久,都还觉得深不可测呢!”

  说完,他拿起那颗冬笋一样的仿生瓷砚滴,看了一会,很喜欢。

  “让给我怎么样?”这句话,自然是跟方醒说的。

  仿生瓷是现在的说法,在清朝,称这一类模仿生物外形或器物肌理的瓷器为“象生瓷”。

  这种瓷器的发源时间,已经不可察。

  有一说是源于唐代,但早在三国两晋时期就出现了青瓷人顶灯,虽然对人脸的刻画较为粗简,但不可否认造型仿生瓷源来已久,只是一直未得到重视,也就没有发展起来。

  但盛行,确实是清朝,这是事实。

  由于瓷器工艺至清代已渐趋成熟,特别是粉彩的出现,让烧造色彩形态逼真的仿生瓷有了更大的可能。

  清代仿生瓷,不仅体现了清代工匠瓷器烧造技艺的高超,也充满了创造性、艺术性、设计性和趣味性。放到现在来看,仍旧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瓷器精品。

  刘世军看着手上的这件笋型砚滴。

  只见其六片笋壳紧紧相叠,细密的筋脉根根清晰自如,整个笋体以及笋的根部都刻划得惟妙惟肖。甚至可见虫蛀的痕迹。

  笋的头部进水,靠近根部的小孔出水,将笋形水盂浸入水中,水从笋的头部开口进入笋的内膛,小孔中不断有气泡冒出,水注满气泡停止。

  使用时,将笋直立水就从小孔中不断地流出。

  这可谓是设计的奇思妙想,是一件巧夺天工的珍品。

  “刘哥,你这是逮住我一个人拼命薅呀!”

  “反正你家的好东西多,我薅几件无伤大雅。嗯!就这么办,我给一百五十万。”都不等方醒同意,直接收了起来。

  方醒翻了翻白眼,又取出一件砚滴,摆在案桌上,凑齐那一套文房宝物。

  王素琴彻底无话说了,这又是一件仿生瓷砚滴,是一枚放大的两节花生。

  “看看,我没说错吧?”刘世军真想将方家都搬空。

  越是在方醒家待得久,就越发现自己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你永远不知道,这家伙的传家宝有多少。

  王素琴得到那件粉彩莲花砚滴,心满意足,带着那两幅作品,准备走人。

  “那我先去找孔老,让他帮忙装裱一下,然后挂在我们兴趣班的教室。”

  “行,你去吧!过几天,书画艺术园就要动土,到时候你也过去看一看。”方醒跟她说道。

  这些工程建设,同样交给了老周的施工队。

  为了抢下这些工程,老周招了很多临时的建筑工人。虽然是散工,但手工还不错,不会滥竽充数。

  只要将文化长廊和工业园的工程都吃下,老周起码能赚一千多万。

  因此,他现在比谁都殷勤,简直把方醒当成再生父母。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