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84章 发展的源动力_重生79之我在美国开银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下。如果以目前的情况,无风无浪的进行下去,应该明年就能做到了吧!”

  明年1983年

  7%的通膨率

  细细在嘴里念叨着这两个关键词,卡特缓缓踱步向前走着。

  卡特好像明白了古德曼之前说居民存款规模上涨是件好事的原因了:

  正常情况下,居民存款上涨并不是一个良好的信号。那通常意味着,消费者对市场缺乏信心,担心自己以后的收入得不到保障,所以加大储蓄,以备不时之需。

  可

  这特么是正常的情况,而美国之前.很多年的情况都不正常!

  从1973年的%开始,到74年的%,75年的%,76年%一直到1981年

  近十年的高通膨下来,傻子才敢把钱往银行存!

  卡特简单算了一笔账,假设以十块钱为例。1973年10美元就能买到的东西,到了74年就需要花费美元;75年需要美元;76年需要美元;77年需要美元;78年需要到今年时,则需要惊人的美元才能买到1973年时,10美元的东西!

  不到十年时间,美元在美国的购买力下跌超过了足足一倍之多。如此夸张,且持续长达近十年的高通货膨胀时代,或许前两年,还有人反应比较慢,会觉得危机只是暂时的。为了应对危机,提高自己及家庭的抗风险能力,选择将钱存进银行的话,那么九年下来

  或许只有破罐子破摔,这个形容最为准确了吧?!

  疯狂的货币贬值下,反应再迟钝的人,应该也能明白:把钱存进银行,还不如拿来买面粉.额,真正的面粉,可以吃的那种

  好歹,面粉还能放许久呢!

  所以,眼下道格拉斯的情况,和正常情况下截然相反。在这里,居民存款规模上涨,非但不是一种负面信号,反而是正面的。

  因为人们正在慢慢相信,市场在恢复稳定,自己存进银行的钱,不会今天进去的是奥迪,明天出来的是摩托

  也可能是在前两年,危机最重的时机,道格拉斯保住了他们的口粮,保住了他们的温暖,这得以让他们对这个城市产生信心与归属

  那么,如果按这个思路走下去,当居民恢复对市场的信心后,下一步可能到来的是什么?

  “消费!”

  卡特的嘴里轻声,且坚定地吐出一个单词。目光看向农田的远处,隔壁的布莱克大道上,工程机械正在轰鸣

  点点屋舍,零星散布在面前那片广袤的农田上

  “古德曼,你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才说,五年后,这里将会大变样吗?”

  “没错!除了一些生产力有限,但可能第三产业发达的小国家的市场,包括城市发展是由供给决定的以外,任何一个大市场的发展,其导向因素一定是因为消费!”

  “有人消费,就有人生产!消费越多,则供给侧扩大产能,更多的雇工、更多的进购生产设备。一个产业链里的供应端,往往又是另一个产业里的需求端。而串联起这一条又一条产业链的终端,就是我们美国,乃至世界上数以亿计的消费者!”

  “太远的东西,暂时和我们没关系。但就道格拉斯这座小城来说,我们不是刚刚消化掉了一万多新增居民吗?这批人,其实都还没有完全消化掉,因为他们的消费能力还没有恢复!”

  “等到他们的这部分能力恢复,到时候市里会多出来的餐厅、公共交通、娱乐设施、教育、医疗等等.各行各业都会有相应的增加”

  “不要小看这一点加码,我们还有曾经的居民.那些扛过了大萧条时代的居民!”

  “他们,就是我们,我们这个城市发展的源动力!”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