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六章 员外请客_清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问道“小川,煤这玩意真能烧成炭?”

  “能!”

  张石川看着炉顶出烟口冒出的黄烟有些心疼二氧化硫啊!这要是通水再氧化一下那就是硫酸啊……煤气啊!就这么飞了啊……这要是能储存可是上好的燃料啊!煤焦油啊!苯啊!就这么飞走了啊!

  不过也只能心疼,按现在这种技术和设备,根本没办法把这些有用的副产品收集起来。

  一步步的来,第一次尝试做玻璃的失败张石川早已经做了总结。现在有地方也有财力了,他相信可以做出更好的玻璃。

  而第一步就是要获得更高的温度,木炭不行,煤也不行烟气和杂质太多,焦炭燃烧温度又高又干净,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北京有句老话“烧不尽的西山煤。”从十三世纪后期,西山已经开始出现了煤窑,煤也一步步的取代了木柴的位置,成为不少百姓生火做饭取暖的首选。如果只烧柴和碳,北京周遭的山林早就被砍成沙漠了。

  可以说,北京的发展和人口的膨胀,和煤的开采不无关系。而这八里庄,距离西山不过二十里。煤倒是不用往京城里去买了。

  现在的条件,焦炉是不用想了,张石川就想着用烧木炭的法子试试看能否烧制成功。

  好在烧炭赵元化是会的,便按着烧炭的法子,先把地上铺了一层木柴,然后在木柴上把煤块堆成一堆,外头用黄土和泥封成坟堆状,下面留了三个进气孔,坟堆上留了出烟孔。从下面的进气孔点燃。

  见着上下的煤炭都已经燃烧起来,张石川就想用黄泥封住进气孔和出烟孔。

  赵元化说道“小川啊,这个焦炭我不懂,不过烧木炭都是要等烟由黑转青,再由青变无色才能封窑,你现在封是不是早了些?”

  “额……这样啊。”张石川挠了挠脑袋,理论知识他不缺,可是这些毕竟从未实践过。于是他决定听老人言,等不冒烟了再说。

  中午这一餐可算是热闹,全庄子的人都来了,足足五十多口子人,几大锅热腾腾的米饭,肉皮冻、炖猪肉、猪油炒白菜的香气飘散在院子里。桌椅板凳碗筷都不够,众人都是从家里拿了碗筷,装了饭菜随便蹲在一个角落就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

  管饱啊!白米饭和猪肉管饱!天底下哪里找这好事去?

  张石川也端着碗这溜达溜达,那儿聊几句。这是他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这个年代的农民,自然要好好了解一下他们的生活。

  众人知道他是庄子的小员外,又见他小小年纪一点架子也没有,都愿意跟他攀谈。当张石川听到一亩地一季只能收两石麦子或者小米,不由得一皱眉,一亩地才出二百多斤粮食,这也太少了吧……

  李老汉以为这个小员外不懂农事,笑呵呵的到“小少爷,您身子尊贵,自然不知道这庄户艰难,若是赶上好年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